社運和疫情是教會的健康檢查
過去幾年的社會運動,以及持續了年幾的疫情,對社會和教會都帶來很大的衝擊,疫情嚴重衝擊了教會日常的運作和聚會的模式,而政治環境明顯的收緊,新聞、言論和宗教自由面對的挑戰正不斷增加,對教會來說也是考驗我們的信心、對上帝的忠誠、以及弟兄姊妹之間的真誠和信任的時候。面對令人不安的未來,不少市民和弟兄姊妹可能會選擇移民,這是可以理解的,不過,會繼續留下來的畢竟會是大多數,我們必須及早為未來可能出現的考驗作好準備。其實疫情和政情雖然令人困惑,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是教會健康情況的一次全身檢查,要我們看清楚自己的問題,盡快對症下藥,亡羊補牢,否則未來若出現更大的挑戰,教會必定會有沒頂之災,後悔亦太遲。
首先,教會的肢體關係必須更緊密。過去一年多的疫情,教會經歷了歷來最長的停止聚會,我們已好像停止慣了的人。雖然現代科技的發展,令我們可以短時間內掌握了網上直播崇拜和透過ZOOM開小組和上主日學的技巧,但不少教會都只是抱著臨時應變的心態,心裡只盼望疫情早日過了,可以回復所謂正常的聚會,而沒有在弟兄姊妹心靈最不安,生活可能出現更多挑戰的時候,加強牧養和關顧。只是將可以繼續有崇拜直播,就等於盡了諸般的義,只關心如何鼓勵弟兄姊妹繼續以轉賬方式奉獻,卻沒有主動關心弟兄姊妹有那些特別的困難和需要,想辦法令教會各小組能建立更靈活但緊密的關係,令大家縱然未能一起在教會聚會,仍然可以緊密地互相關心、守望、代禱和牧養,當教會逐步恢復現場聚會的時候,流失只會是必然的結果,因為教會的主要功能若只剩下崇拜講道,那麼大家當然會選擇那些有出色講員的教會,何需留在一個在困難時不能互相守望、家不成家的地方?而這樣的教會,日後若面對如國內教會一樣的限制,恐怕將會不堪一擊。當教會窮得只剩下崇拜,只要監控崇拜,就可以廢了教會的武功,那麼要教會順服也不大困難,只要令聽話的才可以公開聚會就可以了。
其次,肢體之間的信任和尊重必須加強。最容易攻破一個城堡的往往是內鬥而不是外敵。過去幾年的社會運動,對教會最大的衝擊是我們彼此的關係和信任竟然是如此脆弱,以致我們很容易將政見和個人情緒,凌駕了對弟兄姊妹的愛和信任。動輒與弟兄姊妹、甚至教會割席,老死不相往來!近年更出現不斷篤灰的情況,有些肢體喜歡以向外界投訴、舉報、發表公開聲明的方式處理教會內部的不同意見。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若要挑出一個大家熟悉的牧者或肢體過去幾十年說過的有爭議說話;做過的未盡完善之事;甚或未能證實的傳聞都十分容易,而這亦是當年國內三自運動和文革時常用的技倆,三人成虎,謠言往往未必能止於智者,反而大家立志絕不向外人出賣牧者和肢體更重要。
教會圈子最令人擔憂的是一種很容易將問題上綱上線至真理問題的文化,因為既然是真理,就沒有半點可以退讓的空間,甚至以能捍衛真理而自豪,誰知我們很多時捍衛的只是個人的意見和尊嚴,有些人總以為「講最後一句的贏」,所以一有意見分歧的時候,只會不斷重複表達自己的看法,而拒絕聆聽對方的聲音,面子文化是最容易可以被人利用,挑撥教會內部、甚至教會與教會之間、機構與機構之間矛盾的方法。大家千萬不要將社會運動和處理政治問題的手法用於教會,否則只會引狼入室,害死教會。
此外,應盡快檢視及改變教會的領導模式。執事會為教會所有屬靈事務作決策其實並非初期教會的做法,會員大會的最高權力是由公司法賦予而不是《聖經》的教導。教會應該由使徒、長老或監督帶領和牧養,執事是負責管理飯食(行政事務)的,彼此有所分工。萬一將來牧者成為被打擊的對象,誰來延續對會友的牧養十分重要,因為許多執事雖然十分忠心及有行政事務的恩賜,卻不一定有足夠的神學訓練可以深入解經,亦未必有牧養的恩賜可以有效承擔牧職,因此,除了牧師傳道之外,不同的教會應考慮按立一些受過神學訓練,有帶領和牧養恩賜,能力上足以擔任傳道人的肢體作長老(亦可以叫義務傳道),協助傳道同工一起牧養弟兄姊妹,萬一將來同工無論因任何原因未能履行職責,教會的牧養仍然能有效地承傳下去。此外,也要及早培養及安排可以分擔關顧工作的組長,讓教牧同工就算受到擊打,羊群也不至於無人繼續照顧。
亡羊補牢,未為晚也。疫情和政情雖然帶來了極大的衝擊,但亦正好暴露了教會的弱點,趁著真正嚴重的打壓還未即時來臨,及早對症下藥,是教會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