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良心—投資
香港人人都投資!可能你以為「自己甚麼投資也沒有」,但其實不論是供強積金(MPF),或是投資股票、債市、認沽證,你都已在投資的大洪流上,每月自動進貢市場!
香港基督徒沉溺行為調查 2010
香港社會雖然物質豐饒,但人的心靈往往更脆弱。各式各樣的上癮,沉溺行為,帶來了十分嚴重的個人,以及家庭的問題和影響。《聖經》教導我們:「凡事我都可 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我都可行,但無論哪一件,我總不受它的轄制(林前六12)」可是,基督徒也和非信徒一樣,會碰到社會上各種的引誘,弟兄姊妹當中, 也可能存在嚴重的沉溺問題,究竟香港基督徒的沉溺問題嚴重嗎?
序 : 「一步一腳印、穩步中成長」的研究中心
過去一年,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穩步成長。研究中心建基於有關生命倫理的研究工作,同時也對影響生命價值、道德倫理的社會問題作思辨和分析;在回應當今社會的問題,我們嘗試從倫理角度探討不同議題。
公—利 兩難全?
筆者有幸,抽中在最近—期發售的「夾屋」貨尾單位。能夠「上車」,有人認為「好過中頭獎」,衷心恭喜筆者,就像成就了人生大事一樣。可是,高興之餘不禁反問:對於那些抽不到夾屋居屋的人,仍要「捱」貴租,任你如何辛勤工作,卻因難以儲足首期而無緣「上車」,我這樣「中獎」,算是公義嗎?
難關難過難難過?
每逢會考放榜日子,傳媒總會像連續劇般日日追訪。好的固然有十優狀元發憤圖強的故事,也有成績未如理想的同學像走到「末路」一樣,到處飛撲學位。尤其今年會考加上「末代」,悲情感覺更深之餘,學生求學心切,一來重讀的機會減少,也不希望轉去新制,以致不少升學學額迅速額滿。
坐言起錨!── 教會如何參與社關
當大家還是爭論「起錨」或是「超錯」時,社關行動(特別是直接的服侍)是教會回應社會議題上,少有爭議的一環。面對今日的香港,到底教會和基督徒群體可以為社會作甚麼?如何去作?在坐言「起錨」,關心社會的事工上,筆者走訪了個別教會和基督教機構,看看在各種社會問題和回應行動上,教會可從甚麼做起,有甚麼可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