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與前瞻
生命倫理研討會文集 2010 (p.93)
有關明光社「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
明光社「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於2008年5月成立。研究中心旨在於社會所關心的倫理議題(主要就傳媒、性文化、社會及家庭倫理等),又或是影響深遠的社會問題,以理論分析、調查研究、數據資料等作為基礎,按《聖經》真理作出整合,與學術界、專業界別及教會機構等人士分享,盼望大家能以更多向度、更具深度的思維,探討合乎社會利益和倫理的方向及建議。中心亦致力建立網絡,凝聚力量,又透過舉辦各類研討會、講座、課程及出版等事工,推展有關生命倫理議題的研究和教育工作。
研究中心現時工作
1. 週年研討會
2010年,研究中心獲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同行基金」資助,進行了全港第一個有關香港基督徒沉溺行為的調查,共有超過1,000位基督徒與非信徒參與。研究中心亦於6月舉辦「若沉遇溺:基督徒與成癮行為——探討基督徒成癮行為、輔導進路和防治方法」研討會,探討多個基督徒沉溺問題和教牧可如何回應等課題,研討會有超過170名教牧同工、社工和老師參加,反應熱烈,令人鼓舞。
2. 研究中心文集
研究中心文集將週年研討會中發表的論文及同工的研究成果結集出版,免費分派給本港的神學院、大專院校、社福機構,以及對研究中心支持的教會與友好參閱。
3. 生命倫理對談
「生命倫理對談」為研究中心所舉辦規模較小的研習會(Seminar),旨在招聚對生命及倫理問題有興趣的有心人,組成班底共同討論特定課題,逢單月舉行。研究中心過去一年的六次「生命倫理對談」聚會,就多個對社會發展有重要影響的主題,邀請專家學者分享,包括:安樂死;信仰的社會學及心理學研究;幹細胞與複製人;社工如何在具爭議的問題上定位;社會抗爭與福柯的權力觀;土地發展與公義等。
4. 生命倫理雙月刊
隨《燭光網絡》一同寄出,以介紹中心活動為主。除了主題文章、研究中心活動花絮外,也會不定期刊登一些教牧同工或學者對生命倫理問題的分享。每期印數超過10,000份,分發給教會、神學院、機構、學校、社會服務中心、以及《燭光網絡》的訂閱者。
5. 生命倫理錦囊
針對當前社會問題作信仰反省,研究中心以深入淺出的方法,對時下及社會將會面對的議題和現象,作出倫理及信仰的整合,然後向教牧同工獻議。《生命倫理錦囊》每季一期,以電郵方式給教會、機構,以及登記接收明光社資訊的讀者,幫助教牧同工、老師和對生命倫理課題有興趣的朋友,能較深入地認知社會的大現象,進行價值和信仰反省,並有切實可行的建議去作教導和回應。
研究中心2011年工作前瞻——站在「通識之蛋」那一邊:
教會如何與受「通識」洗禮的8/90後同行?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獲得耶路撒冷文學獎時發表著名的《雞蛋與牆》:「假如這裡有堅固的高牆和撞牆破碎的雞蛋,我總是站在雞蛋一邊。是的,無論高牆多麼正確和雞蛋多麼錯誤,我也還是站在雞蛋一邊。」有很多8/90後認為,教會就是社會中一道堅牆,而他們,是義無反顧的站在雞蛋那一邊。[1]
有人說,無論是80後還是90後,都是青年問題,只要「多搞」一些適合他們「發洩」的活動,甚至開一個Facebook群組,和他們對話一下就能解決問題。但很多80後卻認為:「八十後不是80後的問題」,他們只是顯露出社會問題,作揭露問題的先鋒。[2]
一個有關本身「通識之後」青少年的調查和研討會
有見及此,研究中心計劃於明年籌辦一系列關於「80後」及「90後」新一代青少年的調查和教牧研討會,旨在提供一個認知新一代思潮、研究當下的社會與教會文化關係,以及針對教牧牧養的平台,為教會傳遞下一棒作準備。整個調查研究計劃包括:通識教育下的青少年基督徒(15至25歲)的價值觀與牧養調查,以及如何與「通識之下8/90後一代同行」研討會。是次研討會將集中以協助教牧認識「通識教育」,和如何與「通識一代」同行為題,旨在讓教牧同工認識通識教育可取及應留意之處,了解新一代價值觀的塑造和思考特性,好讓同工更明白如何牧養新一代信徒。
研究中心期望這一個有關「通識教育」與「通識一代」的調查和研討會系列,能激起更多教牧同工正面看待新時代的轉變,將危機化為契機,擁抱下一代,轉化社會及文化。我們當然相信基督信仰,真理愈辯愈明,但如果我們能將對抗化為諒解,將「無偈傾」變成「有得傾」,相信在互諒互信的基礎上,新社會、新一代對教會仍是滿有希望的。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面對教會未來的挑戰,研究中心樂意在「通識之蛋」一代起行之前,先探知,後上路。盼望也看見這些危機與契機的有心人、主內肢體和教會,能支持我們,與我們一同起行,與這個新世代,受「通識」洗禮的8/90後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