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一切從興趣開始
女兒升上中一,朋友問她適應如何,她回應:「早了上課,遲了下課。除此之外,課程深了很多。」從前小學時,她多能自己做好功課,頂多是讓我檢查一下而已,但現在呢?更多時間是不懂如何完成家課,要向我提問。而最慘的是,有一些功課我也不懂得如何做。
電影小組2017 —— 第四回: 《樹大招風 TRIVISA》

電影改編自季炳雄、葉繼歡和張子強的真實犯罪案件。故事描述香港三大賊王季正雄、葉國歡及卓子強的犯罪經歷,並反映九七香港主權移交前的時局變化和他們相應的心境與所受的衝擊。電影剪接技術巧妙,內容亦反映人性、社會變遷及無力感。讓我們於當晚一同欣賞好片,並藉著討論舒發一下感受吧。
日期: 2017年4月12日(三)
時間: 7:30-9:30pm (只播放電影部份片段以供討論,鼓勵大家於聚會前先欣賞電影)
生命倫理專題探討:基因改造何去何從?

人有權改造人嗎?親生父母可以多於兩個人嗎?
近日美國一名醫生成功製造由三人基因合成的嬰兒,消息震驚世界,讓人不得不反思生命的來源及主權誰屬。無疑生殖科技的發展,可以避免很多嚴重遺傳病的出現,但當人過度發展及使用生殖科技,會否為世界帶來新一輪的優生學主義。我們請來生物科技學者吳庶忠博士,從科技與文化層面探討生殖科技所帶來的影響,並在信仰層面上反思生命的主權與價值。
日期:2016年11月9日(三)
時間:7:30pm – 9:00pm
對象:任何有興趣人士
講 員 : 吳庶忠博士(生物科技學者)
電影
大眾文化與倫理系列 第一回
老舖結業的啟示
關心同志 拒絕同運
同性戀者正如所有人一樣,是我們應該關心和認識的群體,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同性戀者正如所有人一樣都是罪人,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
以謙卑憐憫行公義
追求公義是普世價值,每個人的心底都渴望得到公平、合理的對待,但現實是香港社會卻充滿不公平、不合理的情況,市民大眾的怨氣愈來愈深,社會上的抗議、抗爭亦愈來愈多,作為關心香港市民的好鄰舍,教會是不能忽視這些不公義的社會狀況的。
從電影《大丈夫》建構的意識形態反思香港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
目錄
你是否只追逐小豬?
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大受香港市民歡迎,掀起一陣熱潮,門票公開發售首數日,便有大批市民搶購,導致網上及電話訂票系統出現「大塞車」,更有人把周日黃金時段的門票「炒黃牛」,門票由原本10元升至過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