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制與民主
兩刃劍
![]() |
搶人才就要先搶人心
人才易得,人心難留。全世界有80億人口、中國佔14億,香港有700萬。若單從數字計,去年移民海外的香港人不過區區11萬,要從國內補充相關人口輕而易舉,問題是來者何人?一般來說,除了因為與家人團聚或者工作需要,一個人或一家人移居到另一個地方,通常是為了尋求更好的生活以及未來,因此,要吸引全世界的人才來香港,香港就必須有比其他地方優勝的地方,而要留住香港的人才不離開,就要令他們相信香港明天會比其他地方更好,至少不是明天會更差。
香港一直以來最大的優勢是平安、繁榮和自由,香港不在活躍地震帶、沒有戰亂、沒有種族和宗教的衝突、不是恐襲的目標。而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經濟起飛之後,香港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斷上升,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大都會。此外,香港過往在全球自由排名一直名列前茅,貿易自由、言論自由、宗教自由、遷徙自由、出入境自由、有投票及不投票的自由、以及有免於恐懼的自由……未來究竟這些優勢還有多少能夠維持?
免於恐懼的自由
集會遊行的權利
期望邁向真正的復常
終於不用強制戴口罩和強制檢測、可以全面通關、撤銷了限聚令和隔離令,香港終於趕上全世界的尾班車復常了,這是值得高興的事,相信大家不會忘記過去三年前所未有的經歷,雖然慘痛情況不及抗日戰爭的三年零八個月,但許多我們十分重視的人和人之間的交往、飯局、探訪、聚會和旅遊等等都一度完全停頓,對一些學童、長者和病人造成的影響十分深遠,在復常之後大家不可以掉以輕心,正如一個病人康復之後的身體狀況不一定會和患病前完全一樣,要做很多的調理,固本培元。
例如一些幼稚園、初小和初中的同學,過去三年不少基本的學習和適應都因為沒有機會和老師及同學面對面相處而錯過了,家長和老師都需要加倍留心,在復常之後要觀察他們有哪些地方不足,明光社出版了一本名為《為疫下學童的社交補補課》的小冊子,歡迎家長和學校索取或者上我們的網頁詳細看一下。因為是否復常不能只靠在政策和措施上的表面改變便可以達到,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看到不同群體內裡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