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不能不察的性別承認法
跨性別議題以往一直被認為是性小眾社會運動繼同性婚姻後下一個要進入的里程,蘇格蘭自去年開始,大力推展性別承認法,到2022年12月終於在蘇格蘭當地議會通過立法,但英國政府近日卻表示,考慮擋下這法案,理由是法案會令英國本土法例產生矛盾,說到底英國本地就有很多人不認同法案,認為內容備受爭議。
跨性別議題以往一直被認為是性小眾社會運動繼同性婚姻後下一個要進入的里程,蘇格蘭自去年開始,大力推展性別承認法,到2022年12月終於在蘇格蘭當地議會通過立法,但英國政府近日卻表示,考慮擋下這法案,理由是法案會令英國本土法例產生矛盾,說到底英國本地就有很多人不認同法案,認為內容備受爭議。
有些事本來很荒謬,但當一些人為荒謬的事配上冠冕堂皇的包裝,只要觸動了大家的心弦,於是很多人,甚至很有學識和應該很理性的人,都會因為政治正確的原因,漸漸就像被洗腦、甚至像入了邪教一樣,只懂得何謂政治正確,而忘記了甚麼才是正確,然後集體指鹿為馬,並且對堅持鹿就是鹿的人恨之入骨,誓要用法律制裁他們。
明明見到一個男人,硬要大家將對方說成女人,必須讓他自由進入女性更衣室;可以選擇參與女子組的比賽;坐監可以選擇女子監獄。當其他女性以及女童,因此感到被冒犯、甚至因安全受到威脅而抗議,反而會被指責為有偏見、不懂得包容、歧視、危言聳聽、冥頑不靈,應該受懲罰。這並不是杞人憂天,而是在一些已經有性別承認條例的國家,例如美國和加拿大的「正常」狀態。最令人困惑的是有不少人是真心相信這是沒有問題的。
承繼自席捲全球的西方性解放浪潮,其推動性文化改革的核心意識是:任何性傾向和性別身份都是天生、正常、不可改變及道德正當的。透過一步一步滲透文化、教育和法律,它強制異見者消音,並瓦解「性別、婚姻、家庭」等倫理價值。
承繼自席捲全球的西方性解放浪潮。其推動性文化改革的核心意識是:任何性傾向和性別身份都是天生、正常、不可改變及道德正當的。透過一步一步滲透文化、教育和法律,它強制異見者消音,並瓦解「性別、婚姻、家庭」等倫理價值。
國際
性別承認諮詢經歷一次延期後在12月30日正式結束。社會各界對此意見不一,爭議相當激烈。本文將整理在第一階段諮詢各界提出的觀點與論據,讓讀者可更全面地掌握是次爭議。
(明光社此前工作提要:因應《諮詢文件》本身的不足,我們著力探討了兩性制度在社會的功能,可參閱《燭光網路》116期,2017年9月出版。)
緒言
變性手術酷刑論
在討論性別承認政策時,不少人高呼政府必須讓無完成變性手術的人獲得異性身份和權利,甚至大聲疾呼讓人憑自我聲明就可以獲得異性身份。他們號稱這大膽和明顯地與兒童和女性權利相沖的主張,乃為獲聯合國背書的「人權」。而羅列了正反雙方論點的《諮詢文件》如此寫道:
性別認同是複雜的課題
更新日期:2020年7月24日
第三性別
蔡志森
20-11-2017於立法會公聽會的發言
今日香港是一個多元但缺乏包容的社會,我們最需要學習的是聆聽,深切盼望大家無論本來持甚麼立場也好,透過今次公聽會,先停一停,聽一聽。對於這份諮詢文件,明光社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