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
漸漸被肢解的婚姻
頭是身體嗎?腳是身體嗎?手是身體嗎?當然它們都是身體的一部份,但被獨立抽出來就不再是身體,而只是人的肢體,若果我們將一個整體的部份元素獨立抽出來看,那麼我們就像瞎子摸象一樣,將永遠看不到整全的真像,香港的婚姻制度亦正面對同樣的挑戰,被逐步肢解,甚至凌遲!
不少同運人士近年採取繞過立法會和公眾討論的方式,透過司法覆核將涉及婚姻制度和相關福利的重大社會政策交法庭處理,不少更以涉及人權為理由申請法援,間接讓法庭取採了凌遲的方式逐步肢解現行的婚姻制度,削弱婚姻的獨特性,納稅人除了對結果一肚氣之外,還要負責埋單!
最近一宗司法覆核案與《無遺囑者遺產條例》相關,一名男同志在英國與男友結婚,早前就配偶的居屋繼承權提出司法覆核,認為現行涉及遺產繼承的法例不承認同性婚姻,令他的配偶無法繼承物業,做法屬違憲。高等法院法官周家明裁定條例對異性伴侶及同性伴侶存有差別待遇,並欠缺合理解釋,構成非法歧視,判申請一方勝訴。 而在同一時間,周官則裁定社運人士岑子杰要求本港承認海外同性婚姻的司法覆核敗訴,等同表示香港原則上不承認同性婚姻,不過若將婚姻的各項元素斬件交上法庭,法庭便會逐項承認!荒謬!
我預備好再婚未?
有些人曾經滄海難為水,離婚後從此不敢再闖情關,有些人則享受戀愛的感覺,但不會再結婚,亦有人對婚姻仍然有憧憬,決定再踏紅地氈。
從婚姻關係反思人神關係
1. 引言
《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聆聽溝通要及時
Charlie在紐約是一位成功的劇團導演,賢內助Nicole在他身邊扶持,亦於他創作的戲劇中擔任出色的女主角,但Nicole多年來覺得失去了自己,也不被尊重,當她發現丈夫與另一女子有染,就成為離婚的導火線。而事件在律師的介入後,兒子成為了兩人爭奪撫養權的磨心,兩人踏上分離之路,婚姻更是難以回頭。
愛——從婚姻說起
有些家長或會得到朋友的婚宴邀請,讓自己年幼的子女作花仔花女,或整家人一同出席婚禮,而子女在電視節目中也會不時看到結婚的情境,然後他們會問:「爸爸媽媽,甚麼是結婚呀?」
電影小組 六月分享 -《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

《婚姻故事》獲金球獎六項入圍: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創配樂、最佳劇本、最佳影片!一段看似美好的婚姻,為甚麼會離婚?維持一段婚姻的元素又是甚麼? 由關係疏離、至分居、再到離婚......家人、朋友、調解員及律師在過程中的介入,對這段關係是轉機抑或危機? 孩子的撫養權問題由自己決定,抑或交給陌生的律師處理較好 ? 六月, 我們再次在網絡上與大家細談電影,由好戲看人生。
離婚的法理情 活動花絮
因為疫情的緣故,為保障講員及參加者的健康,3月24日的「離婚的法理情」講座改於網上舉辦,有30多位參加者透過網上系統參與。
離婚爭奪戰:撫養權及贍養費
離婚爭奪戰:撫養權及贍養費
第三屆基督教性倫理峰會花絮
在這個風雨飄搖的日子,感恩「第三屆基督教性倫理峰會」於2019年10月25至26日假恩福中心順利舉行,由第一屆開始,明光社每屆都會協辦性倫理峰會,2019年大會以「守護婚姻」為主題,邀請來自英國的大律師保羅.戴蒙德(Paul Diamond)及中國神學研究院榮休教授鄭順佳博士分享,聚會約有100人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