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必須做好把關人的角色
02/10/2015
近日,我們不斷聽到不同的人,拋出一堆似是而非,內容空泛又沒有清楚澄清和解說的話,例如「不能簡單地認為,只要行政、立法、司法機關分別設立,相互間存在制約關係,就是實行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又或者「香港回歸後不『去殖民化』,反而『去中國化』」等等。
很多人聽進去,將話讀成「香港不是三權分立」和「香港回歸後沒有去殖民化,反而去中國化」,而且反應非常激動,也會即時回應及要求澄清。此時對方支吾以對,結果各方火上加油,政治事件往往在本質是甚麼也沒有說清楚的情況下,就開始互相批評。
傳媒作為把關人,應該將事實弄明白,將定義搞清楚。可是在今日的傳媒環境,說話的人根本不會給你提問的機會,於是明明知道他說的東西非常含混,但又沒有機會釐清,到寫稿時編輯往往又以冷知識並不有趣為理由,將重要而基本的資訊刪去。
於是,原本不論是約定俗成,或者本身學術上早有清晰定義的字詞,因為有人含糊其辭,到了不求甚解的傳媒手上,字詞便失去本來的意思。當讀者不斷重複讀新聞,腦海中原本很清楚,很明白的東西,反而因著這些政客亂用詞語,以及媒介不求甚解,就真的含糊了。
所以,以前大家本來很明白的一國兩制,變成今日的「一國」大於「兩制」,以前三權分立,現在突然加了個特首超然的地位。有人認為這就是中國政府對香港基本情況的研判改變,所以放話;但若真是如此,何不直接明言?故意將這些日常用的詞語的意思改變,產生大量含糊其詞的空廢語言,無助社會理性溝通,甚至會令社會因為失去共通語言,最後難以討論。
曾經刊載於:
《成報》 1/1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