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版 (燭光網絡 10期)

最成功的包裝典範─賭博

燭光網絡 10期 (p.1)
31/01/2000

過去兩個月,賭博問題成了明光社的關注重點,因為我們深信沉迷賭博會帶來十分沉重的社會代價,而我們亦明白賭博經過精心包裝,已經成為慈善事業和娛樂消閒的化身,得到不少市民,以至福利機構的支持,這是一場吃力不討好的仗!

馬會作為全港最大的合法賭博機構,經過多年的經營,早已將本身包裝成全港最大的慈善機構,每年對不同社會服務機構以及新發展服務的撥款,已經成為不少機構的重要收入來源,而矛盾的是當馬會的總投注額減少(一定程度上意味市民沒有那麼沉迷賭博),馬會的慈善撥款亦會減少,究竟社會服務機構期望見到由賭博而來的經費增加還是減少?當有更多掛著慈善為名,或以增加稅收為藉口的賭博形式出現(如賭波及賭場),我們是支持還是反對?(最大的可能是沉默!)飲鴆止渴也許是一個依賴賭博為慈善撥款來源社會的最佳寫照!近年馬會致力將賽馬包裝成一家大細可參與的娛樂活動,將賽馬日變成老少咸宜的嘉年華會,目的就是減低青少年對賽馬的戒心,希望他們將賽馬視作娛樂而非賭博,為未來的賭馬活動培植接班人,其手法與煙草商引誘青少年吸煙同出一轍!

勿以糖衣包裹毒葯 反對政府助長賭風

燭光網絡 10期 (p.2)
31/01/2000

勿讓孩子在嗜賭的氣氛下長大!

香港社會不同階層皆嗜賭成風是不爭的事實,除炒樓、炒股外,賽馬方面投注額之高舉世知名。沉迷賭博帶來的社會及家庭問題有目共睹──丈夫因爛賭而虐妻;父母沉迷賭馬、打麻雀而疏於照顧子女;因欠下龐大賭債挺而走險,以至闔家自殺(或被殺)更是時有所聞。

對於近日社會上不斷有人倡議各種不同形式的賭博,我們深以為憂!亦感到憤怒!恐怕只會為本港帶來更多的社會及家庭問題。本港現有的合法賭博渠道已經太多,絕對沒有增加的必要,否則只會在本已熾熱的賭風火上加油!

我們嚴正要求:

不要低估賭博活動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

燭光網絡 10期 (p.4)
31/01/2000

愈來愈多跡象顯視,香港政府有意擴大合法賭博的範圍。對此,社會上反對的聲音不多。與其他包含一定程度不道德色彩的行為(Vices)不同,賭博相對而言較容易為人所接受。這一方面是因為賭博被認定為造成的傷害較少,也較間接。賭博行為也常常被賦予一些正面的價值,例如作為一種娛樂與社交的媒介。因此,很多社會都不會對賭博行為嚴格地加以限制,很多時政府甚至扮演著推動,甚或是主動參與的積極角色。

賭博造成的禍害,有時不容易察覺;很多人認為與賭博相關的各種負面後果,往往是十分間接的,不少人認為只要控制得宜,問題不至於變得太嚴重。

正因為這樣的一種輕率取態,令帶有賭博性質的行為和活動愈見普遍,其對社會心態做成的影響,也就更難得到合理的重視。

針對少年人的博彩遊戲無處不在

賭博活動對兒童或青少年會構成甚麼影響?對此問題各方面的理解並不一致,各地的研究甚至會出現相互矛盾的結果。有學者認為賭博習性始自成長早期;也有人認為成年人對自身擁有並能掌握的機會不足,才是引致賭博行為之主因。

病態賭博 (Pathological Gambling)

燭光網絡 10期 (p.6)
31/01/2000

 

引言

近日港人關注「賭風」這問題,原因是較早前報章報導財神爺曾到美國賭城「視察」,跟著便有推測港府有意在港興建賭場。隨著「北大人」表態不贊同後,事情就淡化了。較近期的就是馬會發售千禧馬票及政府準許未成年人仕在除夕晚進入馬場,跟家人一同慶祝千禧來臨,而反對聲音就這次事件指政府容許未成年人任入場觀看賽馬會助長賭風。

青少年是社會末來的主人翁,所以反對賭博年青化就是保障社會的未來。筆者認為香港已有為數不少的年青賭徒(young gamblers),所指的是廿來歲而有固定收入或有借貸能力(包括大學貸款、信用咭透支等)的年青人。香港是一個充滿賭博機會的地方──大部份港人都曉得及可合法地在家中打麻雀,鄰近的澳門有大大小小的賭場,馬會在馬季每週最少有兩日賽馬,而全年每週均有兩或三天可買六合彩。社交性的賭博(Social gambling)在香港是非常普遍的現象,而這也不構成什麼問題,但對一些人來說,他們的賭博行為已發展到病態賭博(pathological gambling)的階段,而這些病態賭徒及其家人實在需要有關政府部門、社會團體、學校及家庭工作者的關注及協助。

賭仔故事(一)離職警察

燭光網絡 10期 (p.7)
31/01/2000

今日的阿祺,剛完成再培訓局有關水電、物業維修的課程,正進修有關建造業的課程,希望將來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阿祺坦言不介意別人知道他的過去,因為他已克服了賭這個問題。
阿祺年少的時候已經學會打麻雀,常與兄弟姊妹一起玩,也會間中與鄰居玩啤牌。那時候,只是當遊戲玩玩,並不會有錢銀贏輸。

出來社會工作後,他在水警部門染上賭癮,初時只是在工作期間或工餘時,與同事賭博,間中賭馬及過澳門賭場,那時贏輸不多,只是間中問媽媽或朋友借,出糧後就清還。不久,財務公司及信用咭之普及,令阿祺泥足深陷,難以自拔。自從借錢較為方便後,他愈賭愈大,一次可以將萬多二萬元(約等於一個月的薪金)輸掉;每當阿祺輸了錢後,更想再賭下去,希望追回所失去的金錢,但結果愈欠愈多。當時,賭已成為他的心癮,只要一聽到有得賭,就一定會去。

到了後期,阿祺欠財務公司及信用咭公司幾十萬元,每月還款高達他的三倍月薪,根本無法還清欠款。他每個月只能想辦法還息,又怕太太知道,覺得很辛苦。於是,開始以大飲大食麻醉自己,漸漸失去了賭博的興趣,因為知道贏了也不能「翻身」。

賭仔故事(二)一個沉迷賭博的父親

燭光網絡 10期 (p.8)
31/01/2000

阿平在三十多年前隻身偷渡來港,在理髮店找到一份工作,並且在理髮店學懂賭博;後來,結了婚,生了兒女,還自己開了一間理髮店。本來是一個幸福家庭的模樣,可惜阿平沉迷賭博,把大好家庭破壞了。

阿平如一般賭仔一樣,喜歡賭馬、上麻雀館搓麻雀及去澳門賭錢。賭博令他逐漸疏於打理理髮店的生意,又常常虧空理髮店的金錢,後來終於被太太發覺,以致夫妻間常常爭吵,理髮店也因經濟問題而結業;至今阿平仍常常賭錢,間中工作,有錢就拿去賭,可幸阿平沒有向大耳窿借錢,不致影響家人。

阿平大半生在窮困中過活,他沒有儲錢。缺乏金錢時便會向周圍的朋友、家人借,並且借了很多時都不還;他甚少理會家庭,也絕少給太太家用;只是常常埋怨身邊的人不幫助他,賭博不單影響了阿平一生,更影響到兒女的成長。

在這個家庭長大的阿平女兒阿雯,慶幸沒有染上賭習,但因著父親嗜賭,也帶給她不少壞影響。由於父母常常為賭錢爭吵,使她對婚姻失去信心,懷疑自己是否可以建立一個幸福的家庭;其次是缺乏安全感,她對身邊的人信任感不大,也害怕沒有錢。這大概是由於在阿雯的小時候,父親藉詞帶她去茶餐廳,瞞著太太去麻雀館,把她留在茶餐廳內數小時,她很害怕沒有錢付賬而不能回家。至今,她仍然討厭她的父親,她沒有辦法原諒他過去沒有盡上做父親的責任,包括沒有以金錢供養家庭及用時間與兒女相處。

有關賭博問題的網站介紹

燭光網絡 10期 (p.9)
31/01/2000
  1. http://psy.pmf.org.tw
    這網站是由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的臨床組架設,為使用者提供各類的臨床心理學資訊。當中有一些案例供使用者參考,而有關賭博心理的問題也有個案在內。
  2. http://www.ncrg.org
    這網站的全名是TheNationalCenterforResponsibleGaming,是美國第一所為賭博問題研究提供資助的中心。使用者可在此網站搜尋到有關賭博與個人精神健康的影響,以及所帶來的家庭問題等。當中也有對病態賭博的問題探討及報告。
  3. http://problemgambling.com
    這是一個網站資料的搜尋器,使用者可在此搜尋及訂購有關賭博問題的書籍及文章。

報章手法論壇(一)

燭光網絡 10期 (p.10)
31/01/2000

  本專欄的目的,是以專業及客觀的角度,抽取過去幾個月內,一些值得關注的報導手法加以評論及分析(由於全港報章值得商榷的問題很多,本欄會較集中討論三份最暢銷的報章),以供讀者參考,歡迎各位親臨本社之資源中心,詳細閱讀有關資料,以方便作教材或撰寫文章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