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

喜歡「大叫大罵」的台灣政治

劉麗梅
作者為香港人,中華福音神學院教牧學博士,在台灣作義務傳道。
23/07/2025

2025年7月26日,台灣即將舉行由民進黨籍總統所提出的「大罷免投票」,目標直指國民黨、民眾黨等在野黨派的立法委員。這場政治事件本身已經充滿火藥味,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台灣政壇在風災剛過、民生尚未安頓之際,便迅速進入了高度對立、互罵不休的攻防戰。

溫飽與榮辱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今年是五四運動105週年,不過,在今時今日香港的社會環境之下,全港都沒有甚麼大型的紀念活動、傳媒亦沒有特別報道,只能夠靜悄悄地讓重要的歷史時刻溜走,政府和商界更熱切地關注的是五一黃金週假期,不過,亦只能旺丁不旺財,無法拯救一些仍然十分疲弱的行業,五月不易過,六月更不樂觀。提起五四運動,大家最快聯想的多是其後新文化運動的兩大訴求,即高舉德先生(Democracy民主)和賽先生(Science科學),賽先生當然已經來了,而且十分受重視;但德先生卻十分飄忽,好像來過,又好像未曾出現,就算來了卻又好像是替身、是遠親、甚至可能是冒牌貨,大家心目中那種真正由人民當家作主,選出可以代表自己意見、尊重反對聲音、讓人民有免於恐懼的自由、可以暢所欲言的議會和政府的夢想,仍然可望而不可即。究竟是大家對德先生的現況已經十分滿意所以不用再老調重彈、予以紀念,還是德先生已成為禁忌不宜再多講,實在值得我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