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抗拒的優質嬰兒
曾經,有些奶粉商在香港的廣告上大放厥辭,聲稱他們的奶粉添加了PhD等,有助嬰兒智力發展,「食咗精靈啲、醒目啲!」,至今仍未有足夠臨床研究證明PhD有助嬰兒智力發展。這裡說的PhD其實是指磷脂,英文全名是phospholipid,醫學上一般用全寫,不會以PhD這個縮寫來稱呼它,免得與博士的英文縮寫產生混淆。
曾經,有些奶粉商在香港的廣告上大放厥辭,聲稱他們的奶粉添加了PhD等,有助嬰兒智力發展,「食咗精靈啲、醒目啲!」,至今仍未有足夠臨床研究證明PhD有助嬰兒智力發展。這裡說的PhD其實是指磷脂,英文全名是phospholipid,醫學上一般用全寫,不會以PhD這個縮寫來稱呼它,免得與博士的英文縮寫產生混淆。
《基因編輯大革命:CRISPR如何改寫基因密碼、掌控演化、影響生命的未來》
(A Crack in Creation: Gene Editing and the Unthinkable Power to Control Evolution)
只要吃一個蕃茄,便等於「吃了」50杯紅酒份量所含有的白藜蘆醇,或2.5公斤豆腐所含有的金雀異黃酮。
(口述:吳庶忠教授 │香港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部客座教授)
人彷彿都有追求完美的傾向,不論是在外觀外貌上,還是內心,我們像有無盡的能耐去追求更好、更美。中國人一句「先敬羅衣後敬人」說中了我們對人評頭品足的原因。我們的服裝衣裳,除了原本的功用,或許更能表達出個人品味、身份地位,甚或是社會潮流文化。但「人靠衣裝」這話又有多可信?如何穿著才是得體、合宜,甚或莊重與自重?這則是一個大學問!
父母有權利為孩子選擇基因特徵嗎?他們這樣做又是否合乎道德?
為喚起全世界對糧食問題的關注,聯合國於1979年11月,將1981年起的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每年均以不同主題,鼓勵各國在該天向人民宣傳,努力增加糧食產量及珍惜糧食的訊息。
今年的主題是「辦好農業合作社,糧食安全添保障」。聯合國月前更舉辦海報設計比賽,讓年青人發揮創意,感染周遭的人,從不同渠道支持保持糧食產量穩定,協力徹底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
多年前有一套以基因改造為題材的電影《Gattaca》,戲中的主角是由父母因愛而結合並生下來的。在當時,這種自然而生的嬰兒被稱為「神的孩子」,也是小數族類,因為戲中描述到那時大多數人都會選擇依賴高科技,在實驗室中把父親最優秀的精子與母親最健康的卵子結合,還來一次基因大改造,務求製造出毫無天生缺陷、外表俊朗漂亮、以及聰明伶俐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