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機構,身不由己?
投身機構的事奉接近四分之一個世紀,由於之前在學校和電視台工作過,又做過公務員,對不同的工作文化都有涉獵,因此,在機構的管治文化方面,一直希望做到既有基督教機構的事奉精神,亦有私人機構的工作效率,以及公務員的操守和紀律,個人深信這是基督教機構應有的見證,以及向神向人問責,以下幾項是多年以來個人的實踐和反思。
投身機構的事奉接近四分之一個世紀,由於之前在學校和電視台工作過,又做過公務員,對不同的工作文化都有涉獵,因此,在機構的管治文化方面,一直希望做到既有基督教機構的事奉精神,亦有私人機構的工作效率,以及公務員的操守和紀律,個人深信這是基督教機構應有的見證,以及向神向人問責,以下幾項是多年以來個人的實踐和反思。
![]() |
|
(時代論壇.1-8-2023) |
90高齡的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被拘捕,不僅對宗教界、對整個社會都是一件十分重大的事件,雖然梵蒂岡和香港天主教教區的反應較低調,但在全球的政界和傳媒所引起的關注卻不容小覷,因為宗教領袖與一般從政者並不相同,當然不是說他們在法律面前有特權,而是他們會受到信眾和社會人士的額外關注,若果他們只因踐行信仰而面對檢控、定罪、甚至入獄、為義受逼迫的話,會引起的反響必然更大。在歷史上、國際上不少宗教領袖都是人民在面對社會紛亂、天災人禍、肉身和心靈困境時,能燃亮他們心靈、鼓勵他們繼續奮鬥的一盞明燈。
雖然,今時今日仍然有人會質疑神職人員、甚至教會應否介入政治和社會問題,強調要政教分離,不過,政教分離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多年以來,不少香港的教牧在政教問題上受到過往教會的負面經驗影響而成為驚弓之鳥,甚至對政治和社會問題有雙重標準。有些教會迴避所有與政治有關的議題,不願意發表任何意見,但卻十分樂意與官員、議員和權貴打交道,邀請他們主領或出席聚會、講見證。有些教會和弟兄姊妹很關心社會政策和政府施政,卻不願意與政見不同的基督徒會面和溝通,甚至認為對方不配稱為基督徒,彷彿只有和自己政治立場相同的人在信仰問題上才能溝通。其實,何謂政、何謂教,不同信徒心中的理解可能完全不同。
![]() |
明光社的標誌是一座燈塔,25年來都沒有改動,當初選擇用燈塔,是一群創社的董事,想藉著這個機構在香港做鹽做光,回應這個城市一些陰暗面,為主作美好見證,在令人迷茫昏暗的環境之中,將一些不公義、不合上帝心意的事顯露出來,讓大家可以分辨真偽、找到方向,也找到希望。當然,明光社的董事同工絕對不敢自誇我們是代表真理,行為完全無可指摘,不會犯錯,其實我們只是上帝卑微的僕人,願意努力跟隨祂的教導,追求在生命上的不斷成長,若未如理想、甚至犯錯的時候願意承認錯誤、承擔後果和努力改善,我們發聲不是以為自己高人一等,更不是以為自己有權審判世界,而是我們願意按照上帝給我們的教導和領受,努力去做應該做的事,說應該說的話。
我們都在面對一條未走過的路。是否移民相信在過去兩年,都在不少香港人的腦海中浮現過、掙扎過,甚至已做了決定。在面對移民這個人生最重要的決定之一,其實無論決定去或留,我們都必須面對一條未走過的路,作為信徒,深願我們在任何情況之下,都能謹守最重要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
首先,不要加重不同選擇的人的軛。選擇移民對大部份人來說都是一個不容易的決定,特別對已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和事業基礎的人來說,要離開自己所關心的親友、教會和社會的網絡、熟悉的生活環境和習慣,甚至要放棄自己一直以來喜愛的專業、身份和不少曾經一起在教會、機構或學校等並肩作戰的伙伴,要下的決心和犧牲亦不少,去年已有九萬人離開香港,而據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最新公佈的調查,三分之一受訪的基督徒計劃在五年內移民!對選擇離開的人,他們當中亦有不少患得患失,大家若能讓他們帶著祝福離開,並轉介當地認識的教會或弟兄姊妹,協助移民的人早日安頓下來是一件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