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裡同行主開路,夥伴結連成祝福
明光社對基層家庭的服侍始於2020年3月,由於當時疫情爆發,一些學童家長向我們表示有經濟困難,及後我們收到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公開給予各機構的電郵,邀請機構為合資格的劏房戶申請現金資助,為劏房戶解決燃眉之急,本社便申請參與「渣打社聯劏房住戶租金資助計劃」及「抗疫失業慈善基金」,成為執行機構。
明光社對基層家庭的服侍始於2020年3月,由於當時疫情爆發,一些學童家長向我們表示有經濟困難,及後我們收到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公開給予各機構的電郵,邀請機構為合資格的劏房戶申請現金資助,為劏房戶解決燃眉之急,本社便申請參與「渣打社聯劏房住戶租金資助計劃」及「抗疫失業慈善基金」,成為執行機構。
假如在網上試著搜尋「學童、打機、網絡、上癮」等字詞,會發現不少有關學童沉迷打機、上網成癮的新聞,當中輕則有學生因沉迷打機而影響學業和健康,重則有學生會做出傷害自己、企圖輕生的事。
當社會上不少人都在討論、甚至已決定移民的時候,究竟作為基督徒我們的考慮和沒有信仰的人有沒有不同呢?當然,是否移民是個人和家庭的重大決定,就像結婚一樣,就算至愛親朋亦只能提出一些忠告,不適宜亦無法代大家作決定,只希望大家能在充份考慮各方面的需要,以及好好在神面前安靜祈禱,然後才作一個最能活出本身召命的決定。
如果大家一直關心對同胞的宣教,支持在一些受限制國家和地區傳福音的話,留在香港能夠做的應該比離開的多,因為香港畢竟和國內的聯繫比其他國家緊密,而未來在文化、經濟和日常生活上的交流亦會愈來愈緊密,近水樓台,香港在向同胞宣教的事上仍然有其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當我們向一些其他宗教和受限制國家傳福音的時候,我們毋須認同當地的宗教和政治制度,但會盡量在法律賦予的空間內,以靈活的方式傳福音,我們熱愛的是當地的人民,關心的是他們靈魂得救的問題,我們深信福音所展示的真理和愛,才是改變人心,改變世界的最重要力量,比起即時改變社會制度和文化更重要,在香港向同胞傳福音,仍然比在國內更容易,當香港仍然在福音事工上有其難以取代的角色和機會,我們不應該輕易放棄。
最近世界的政局再一次提醒我們,世上並沒有完美的政治制度。無論民主政府或專制政府都有可能犯錯,因為人的本質決定了有人的地方就自然會有問題。
中國過去的人權記錄固然令人憂慮,近年對宗教和言論自由的收緊、大量拘捕維權律師、牧師和異見人士,造成不少香港人的信心危機,過去一年的社會運動,起因亦和對中央缺乏信心有關。而在對抗新冠狀病毒的事上,起初有官員意圖隱瞞和淡化事件,甚至處分提出警告的醫護人員,錯失了盡早阻止病毒蔓延的先機,其後的嚴厲防控措施,甚至不惜封城,只是將功補過。
不過,一直強調民主自由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表現同樣令人非常失望,除了起初輕視疫情,一切以有利競選連任為大前提,沒有及早做好防疫措施,對超過10萬人受感染而死亡難辭其咎,而在疫情失控之後更諉過於人,將矛頭直指中國和世衛,以及再次挑起中美矛盾來轉移視線,但對自己的失誤隻字不提,連半點歉意也沒有。而他日常喜歡信口雌黃、攻擊傳媒的態度亦令人不敢恭維。
圖:翻攝自網路
最近清理雜物時,尋回一些舊照。細心翻看,對好些教會活動照片甚有感受。其中一張攝於30多年前教會夏令會,我擔任組長,和組員合照。仔細一看,大家現已各散東西,我在網上搜尋眾人近況,發現其中一位當年的小妹妹,現已成為神學院教授,再找她的著作一讀,更豐富了我對浸信會歷史的知識。
以明光社的名義籌辦電競牧養研討會,是個挑戰。
四次研討會,不同的受眾(青年牧者、堂主任、家長、有志參與電玩、遊戲牧養的牧者)一起就同一個議題進行討論,我們沒有特定的方向,討論是因為現象值得探討,值得我們去關心。在討論的過程中,我們慢慢體會到更多的,已經不是電玩是否應該入教會,或者電競是否道德上的對錯等問題,而是那種兩代人的你死我活,到了互相撕殺的地步。
1600多位來自台灣當地、中國、香港、澳門、東南亞,甚至歐美澳洲的大學生相聚在台灣中原大學,參加由台灣校園福音團契舉辦的第十一屆青年宣道大會,在七日六夜的大會中一同學習、分享、見證、立志,為實踐上帝的國,預備自己的心,為未來踏上宣教路作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