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論壇.13-6-2023) |
經過社會運動和疫情的衝擊之後,再加上國安法和移民潮,一些香港教會已無可避免出現了重大的轉變。因為不少不滿教會現況的年輕人離開教會;中產及有在學子女的信徒移民;嬰兒潮一代有心有力奉獻的支柱逐步退休,教會在人手和財力方面的壓力愈來愈大,再加上新一代信徒對個別堂會的忠誠程度與上一代有明顯的分別,因此,不少的教會都陷入青黃不接、聚會人數大幅減少、甚至沒有牧者的困境。面對重大的轉變,若果教會不能正視危機,找出本身的問題以及應對方法,只抱著好像「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鐘」的心態,恐怕教會的事工只會愈來愈萎縮。當然,就算教會不變,一些同工和會友亦會自己改變,出現了遊走於不同群體去實踐使命的自由傳道、「斜桿牧者」,以及在外面多方參與不同群體以滿足其屬靈需要的「多重群體基督徒」,這些事奉和信仰生活的方式固然有其靈活性,因為個別堂會可能缺乏某類型的牧者或事奉人員,又沒有能力聘請更多的全職同工,「斜桿牧者」和有某些特別恩賜的「多重群體基督徒」,的確可以發揮其靈活性,補個別教會的不足。
不過,對於教會來說,「斜桿牧者」和「多重群體基督徒」的數目不能太多,因為他們無論在時間和心志上對該教會的委身畢竟有限,更難以視教會為家,難以生根。一直以來,香港不少的中小型堂會,其運作的方式都是以建立家的氣氛為主,因為由數十至百多人的教會,流動性不會太大,經常出席的會友大都熟口熟面,十年如一日,亦因為這樣,大家都對教會有較強的歸屬感,在有需要時願意為教會付出更多,正如不少教會在購堂時都會有一些會友十分慷慨地作出額外的奉獻,視教會為他們屬靈的家。而這種對教會的感情和忠心,其實是教會十分重要的資產,也是一些教會在面對極大困難時最後仍能安然渡過的原因。雖然這種對本身堂會看得過重的心態,會少了一份國度的胸襟,令信徒容易忽略了自己堂會以外的機構事工和社會的需要,變得較為內聚,但當政治環境收緊,大家擔心有人要混入教會、打探教會內情,從而影響教會的時候,這種內聚的形態,卻有利於大家的互相信任和防止外來滲透,因此,看似缺點的情況,有時卻又可以發揮某些優點。當然,這樣說不代表教會可以以此作為因循怠惰的藉口,而是說教會其實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運作模式,很難有一套放諸四海皆準的模式,最重要的是不要將自己堂會的利益,置於其他天國的事工和其他人的福祉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