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傳媒成為老闆的工具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05/04/2012

當傳媒成為老闆的工具,傳媒生態便被嚴重扭曲,令人遺憾的是業界一直以來只將政府作為箝制新聞自由的最大敵人,卻忽視傳媒老闆在興風作浪的危險。而更令人遺憾的是記者敢於挑戰任何人,包括特首、高官、議員和大地產商,卻不敢違抗他們的老闆。

剛過去的特首選舉,一些傳媒老闆想成為做王者的心態昭然若揭,多份報章挺唐、挺梁或者兩者皆反對的立場鮮明,主要就是受他們老闆的立場所影響,有些老闆更毫不避嫌,就像星島報業集團的何柱國,直接跳到台前為旗下報刊批評梁振英的報道解話,漠視報刊的日常運作應由總編輯負責的專業精神,將報刊當成老闆的政治工具,老闆干預編採自主的現實,赤裸裸的呈現在大眾的面前。又像成報因為在最後關頭挺梁的緣故,竟然將時事評論員劉銳紹一篇唐、梁兩人也不挺的文章,篡改為挺梁文章,成為傳媒界一大污點。

這種帶有強烈立場、甚至偏見的報道方式,並沒有因為選舉塵埃落定而有所改變,就像蘋果日報的總編輯張劍虹便在他的專欄中清楚表明,他的老闆黎智英說梁振英當選,一定會搞佢哋,所以一定要同佢砌到底。於是大家可以看到蘋果日報在梁振英當選之後永遠用陰謀論去看梁振英的一舉一動,他不回應記者提問便是變臉,回應就是做騷,總之老闆認定了他是壞人,報章的責任就是用盡一切方法去打擊他,其實,這樣做在本質上和左派報章,將泛民成員的言論定性為反中亂港沒有分別。香港的悲哀是我們愈來愈缺乏可以客觀公正報道的報章,但業界對此現象卻並不重視。

傳媒要監察政府及公眾人物沒有問題,甚至可視為它的天職,但監察不等於要先將對方定性為好人或壞人,然後用壞人一定做壞事的邏輯去看待對方的一言一行。傳媒在報道的時候應該盡量客觀,讓讀者知道正反雙方的資料和意見,不應該以帶有偏見的標題和內容去宣揚報刊老闆的政治理念,傳媒老闆想透過傳媒達到他想在社會上翻雲覆雨,指點江山的做法是非常危險的,國際傳媒大亨梅鐸名下的《世界新聞報》竊聽風波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退一萬步說,就算傳媒老闆不是為了私利,但當傳媒認為自己替天行道而將自己一切行為合理化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就像蘋果日報最近刊登它偷拍和偷錄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在教堂內祈禱的內容,便是應該譴責的行為,雖然它很聰明是趁廉政公署拘捕許仕仁之後才透露原來他們連續跟蹤了許仕仁三個月,並偷拍和偷錄了他的祈禱,以公眾利益作為這些本來強烈侵犯私隱行為的護身符。祈禱本來是個人和上帝之間的事,而信徒亦往往在祈禱中將自己一些不為人知的罪向上帝坦誠交代,而外人往往亦不知道當事人要懺悔的真實內容,這是十分重要的私隱,只有極權國家才會干預一個人和上帝之間的禱告內容,甚至將有關內容當作一個人的罪名,而且報章有意無意令讀者將當事人祈禱的內容與他涉嫌觸犯的罪行掛鉤是不道德的,是一種不公平的輿論審判。

當傳媒成為令人反感、只是宣揚老闆個人觀點和道德價值的工具時,同時又高調將維護老闆的特權等同維護新聞自由,其實就是間接殺害新聞自由和傳媒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