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旅遊經驗說起

藍俊文   |   明光社項目主任(社關行動)
12/02/2015

台灣,是近年不少香港人熱愛的旅遊勝地。令香港人感到親切的是她是少數仍然堅持使用繁體中文的華人地區;令香港人欣賞的是她對文藝創作的重視;更令香港人羨慕的是她在民主政制的發展。台灣在這數十年以事實告訴世人,在這個美麗的寶島上,華人可以成功地落實政黨輪替,以和平的方式實現政權交接。

這寶島能讓香港取經的地方實在太多太多了。光是旅遊業的發展就值得特區政府謙卑學習。

面對近期多個內地人來港的購物熱點頻繁發生「光復運動」,相關的官員除了勸喻和譴責,究竟有多大同理心去理解當區居民生活上的不便呢?「等多班車」和「多多包容」,這種只站在旅遊產業思維出發的觀點顯然未能緩和當區(甚至非當區)居民的情緒。旅發局豪言要求開放更多內地城市來港自由行更可能火上加油,激起居民的怒火。

有人批評這種「光復運動」是挑動族群對立,「阻人做生意」;也有人批評這些運動的組織者背後別有用心,為選舉而鋪路。雖然社會人士大多數不會認同衝擊及阻礙營商的社會運動,但當權者應當反思究竟是誰造就這股勢力出現?又是誰一而再,再而三漠視當區居民面對着交通、飲食、物價上漲等問題呢?今日的局面,為政者理應倍加反省是否施政不貼近民意,而不是一面倒地批評「抗議者」。

在台灣,即使開放大陸客往台觀光有助經濟發展,但當地政府並不會毫無保留地任由旅客打擾當地人生活。台灣政府在大陸客的旅遊團和個人遊方面設下每日配額制,兩者合共的人數維持在最多一萬人左右。即使當地有要求希望增加大陸客自由行的配額,但當局仍然審慎地考慮如何確保大陸客的旅遊品質和相關權益。

在「反蝗」和光復」的呼聲下,有政團建議在香港的邊境開設購物城,減輕水貨客對居民的滋擾。這建議的重心或許是為了保障本地零售業的生計和大陸旅客的需求,以及緩和本地居民的不滿。

不過,本地的旅遊業真的就只能以購物吸引旅客嗎?台灣旅遊的吸引之處不獨是她的商品、風光和美食,亦包括當地政府對文化藝術和創意產業的支持,這種文化土壤是當局用一連串的政策配套悉心栽培出來的,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深深地埋藏於台灣人的血液裡,是用錢買不到的。

自由行有助香港經濟發展是不能否定的事實,不過這種經濟增長的代價卻是市民的生活受到嚴重滋擾,喜歡叫人「有商有量」的政府面對無票無權的市民時卻在限制自由行人數的問題上率先「落閘」。或許正正是這種「無商無量」的態度成為激發起一波又一波的「光復」行動的原因之一。在挑動族群矛盾和放任混亂之間,如何平衡各方面的需要,正是考驗為政者的智慧。

曾經刊載於: 

《成報》 12/2/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