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版 (生命倫理雙月刊 31期)

向上流就是上車?安居就是樂業?

生命倫理雙月刊 31期 (p.1)
19/01/2015

在佔中仍然爭持的日子,我們的特首出來回應說,「過去兩個月發生的事,突顯了過往的年青工作,尤其是涉及青年人的多元需要,以及向上流動等問題,有檢討的需要。」先不說他對佔中的初衷和要求是否真的了解,單是這個「向上流」已堪玩味:甚麼才是真的「向上流」?是成功就業?高收入與高學識?上層社會地位?還是權力?相信在香港,很多人會還將之與「上車」掛勾。

英國經濟雜誌《經濟學人》曾於2012年將香港選為「全球最宜居城市」之一。可是,我們都知道在香港「衣、食、住、行」四大需要中,香港人在「住」方面的負擔是不成比例的高。現在「上車」已是難於登天,就算能「幸運」置業的也變成了「樓奴」,加上其他維修管理費用,也不容易。敢問一句:安居是否等於安樂?置業就一定樂業嗎?

真的可以上車嗎?

生命倫理雙月刊 31期 (p.2)
19/01/2015

(講員:吳澤偉先生│納思資源策劃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11月12日的晚上,我們邀請了納思資源策劃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吳澤偉先生(David),與大家一起探討在現今香港樓價高企日益嚴重的情況下,究竟香港人有何出路?而作為信徒,面對有車上不得的景況,我們又有何反思?

安居樂業 頤養天年?

David提出當我們打算「上車」之前,或許需要問自己一些問題:「買樓,為咩?」,又或者要問「今日的香港是否仍然適宜居住?」很多人都認為買了樓等同安居樂業,可以安享晚年,但現實是否如此?

我,是誰? mitochondrial donation (3-Person IVF) & Germline Modification

生命倫理雙月刊 31期 (p.4)
19/01/2015

(口述:吳庶忠教授 │香港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部客座教授)

生殖科技的發展日漸成熟,引伸的倫理議題大都離不開生命的抉擇、借精、代孕母等。然而,今天更值得關注的議題是線粒體捐贈(又稱三人體外受孕)的研究(mitochondrial donation)。英國於2010年進行線粒體捐贈研究,相關人員指目的是為了治療因線粒體中的DNA (mtDNA)變異而引起的嚴重遺傳性疾病。這項科技所涉及的人數最少包括:原來父母及卵子捐贈者3人。而當中最值得關注的問題是,由此科研技術而生產的嬰兒將含有以上3人的DNA,嚴格來說生殖細胞系(germline)已被改變,或會造成長期、永久、甚至不可逆轉的傷害。

然而,面對似乎是醫學界及生殖科技界上的一大突破,我們要問的是當中存在著怎樣的倫理爭議及危機。在技術層面上,個人有數項關注。

首先,將有變異的卵子透過這種方法而誕生的孩子最少擁有3個人的基因。現時的技術可以將卵子或合子(即授精卵)內的前核(pronuclei)抽出,並移植至另一顆由第三者捐贈並已抽走前核的卵子內。由於第三者的卵子仍存有含DNA的線粒體,所以透過這技術誕生的嬰兒就帶有三個人的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