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版 (生命倫理雙月刊 40期)

要做情緒的朋友?

生命倫理雙月刊 40期 (p.1)
11/07/2016

不知由何時起,當我們指一個人「情緒化」,就總帶有負面的意思。有可能是代表他/她的「脾氣」大;或是多愁善感;又或是「大癲大肺」,情緒高漲,時常波動;無論怎樣,「情緒化」似乎是不宜的。

有人說,我們要理性一點,不要時常受情緒帶動,心如止水,喜怒不形於色就好了。但事實是:人怎可能沒有情緒?情緒其實是人類的「好朋友」,有助於我們了解,調息自己,我們理應更好了解,將生活中體驗與感受到的情緒,好好與生命交融。還記得早前上映的動畫電影《玩轉腦朋友》(Inside Out)嗎?在電影中(或當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好像最「好」由阿樂(喜樂)主持大腦運作,事事開開心心時,但其實其餘的角色,不論是代表著厭惡、驚慌、憤怒、甚至悲傷……都十分重要,缺一不可。

一個人,要接納和整合自己不同的情緒面向,才變得完整;同樣,現實世界中存在著不同的人,需彼此接納才能和而不同;在教會裡,與不同的肢體,努力建立合一,世界才會美好一點……

情緒中的穩定

生命倫理雙月刊 40期 (p.2)
11/07/2016

靈修人生系列

(講員:葛琳卡博士 │ 拉法基金會義務總幹事)

 

我們對情緒都毫不陌生,不論是正面的情緒:愉快、滿足、期待、驚喜……還是負面的情緒:憤怒、憂愁、焦慮、內疚……每個人一生中都感受過不少。5月4日的晚上,葛琳卡博士與40多位參加者一起談論情緒,了解它對我們的意義。

當「客旅」遇上「本土思潮」

生命倫理雙月刊 40期 (p.4)
11/07/2016

「本土主義」在香港近期的公共論述中,成為一個相當熱門的主題。以香港自主自決的想像作為主導、跟中國大陸保持距離、抗拒被「大陸化」都是眾多本土論述的主調,亦具體表達在對「國民教育」、「大白象工程」、「簡體字」等等的抵制和抗爭,還衍生出對內地人的排拒和人身攻擊(例如蝗蟲論等),其實都在展現對自身身份趨向模糊的不安,以及盼望透過劃清界線來辨識、確立自己清晰身份的掙扎。

其實新約聖經《彼得前書》對基督徒身份的視角,以至他們在地上作為「客旅」寄居的理解,正好有助疏解這種身份受威脅的惶恐和不安感,因為對於書卷的作者而言,基督徒身份的界定,並非靠賴將「自己人」以高牆圍繞、將「他者」排拒開外,而是基於因「信」基督(二7)而與上主建立的嶄新關係,所以是「神學信仰」而非「社會性」的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