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中的穩定

吳慧華   |   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11/07/2016

靈修人生系列

(講員:葛琳卡博士 │ 拉法基金會義務總幹事)

 

我們對情緒都毫不陌生,不論是正面的情緒:愉快、滿足、期待、驚喜……還是負面的情緒:憤怒、憂愁、焦慮、內疚……每個人一生中都感受過不少。5月4日的晚上,葛琳卡博士與40多位參加者一起談論情緒,了解它對我們的意義。

情緒不分好壞,都是神的禮物

坊間時有誤會有情緒是不好的,尤其是信徒,《聖經》不是說「不可含怒到日落」嗎?因此有些信徒特別害怕表現憤怒。但原來這句話是指人不可以把憤怒儲存到明天,要當天清理。

除了憤怒,很多人亦認為傷心及害怕是不好的情緒。其實情緒沒有好壞之分,每一種情緒都有獨特的功能。事實上,神也是有情緒的,舊約描述神會發怒;同樣,當耶穌看到神的殿不被尊重,他也會發怒。人是按著神的形象而造的,情緒是神賦予人適應世界的本能,例如看見可怕的事情會恐懼,馬上便會逃跑;又例如有憤怒的表現,是要保護自己,哭泣是為了紓緩個人內裡的張力。

或許有人會質疑,人為甚麼要有情緒,不是有理性思維便足夠嗎?人的情緒,是神賦予人的禮物。它保護我們,也成為我們適應世界的本能。當信徒明白之後,便不會覺得信仰是窒礙人表達情緒的一個包袱。

誠實地面對情緒

很多人沒有好好處理負面情緒,日積月累,負面情緒便會如垃圾般發臭,導致身體產生很多毛病。如何簡單地清理負面情緒?一般而言,只要把情緒表達出來,便會沒事;反而抑壓在心裡,容易讓情緒一觸即發,變得不可收拾。

神給予我們情緒,是希望我們好好表達,若然我們可以向得罪自己的人禮貌地表達出自己的情緒,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不過很多時,我們難以直接向對方表達感受,遇著這種情況,可以向第三者傾訴,或是向神投訴,又或是對著「空櫈」釋放自己的情緒,甚至可以把不快的事情寫下來。有時亦可以透過自覺的練習,去處理身體的問題。人可以在祈禱或安靜中感覺自己身體哪些部位不舒服,例如感到肩頭沉重,便嘗試感受它向自己表達甚麼?如是源自緊張,可再進一步追問緊張是出於甚麼原因。當得知緊張的源頭,可以嘗試對自己講:「我緊張是因為……」說完之後再感受一下肩頭的重量有否減輕。人需要被明白,被明白後感受會好一點,而我們的身體也是如此。

處理情緒的方法可以不同,但最重要的是能否表達出最「真實」的情緒。有些人多次對著空櫈發洩憤怒的情緒,也哭過不少遍,然而心情卻沒有好轉,問題可能出於人面對負面情緒時,因不懂如何處理或未能承受情緒所帶來的影響,而會啟動自我保護系統,拒絕承認情緒,例如一個人明明很憤怒,卻害怕表達憤怒後,會破壞與他人的關係,這人便會把憤怒轉化為傷心。這些人無論哭多少次都於事無補,因為他們真正的情緒是憤怒,而不是傷心。有些人相反,他們經常罵人發洩,然而,他們內裡真實的情緒卻是難過,只是恥於表達這種情緒,於是便以憤怒代替難過。

認真地處理情緒

要從表面的憤怒情緒找到真實的傷心,又或是從傷心找到憤怒,並不是容易的事情。當人剛開始發掘自己真實的情緒時,或會多番掙扎,很想停止繼續處理情緒。開始時,情緒湧現會讓人感到十分辛苦,以及非常害怕。很多人在表達情緒的過程中沒有信心,害怕自己表達完情緒後,會帶來不好的後果。在欠缺認識及安全感,人很難表達情緒。葛博士指出,當人認識情緒是怎麼一回事,亦知道當人勇於面對自己真實的感覺,就算感到非常痛苦,最終還是可以過渡的。反而讓湧出的情緒倏然而止,會使人更感到辛苦。

人要學習表達真實的情緒,確實需要極大的勇氣及耐力。不過,當人明白神所創的情緒是一個系統、認識到處理情緒會時有反覆、並學習表達的方式後,表達情緒時便會感到安全,容易得多。另外,通過第三者指導、陪同及鼓勵,把人深層的情緒表達出來後,會讓人感到十分輕鬆。

情緒處理與靈命增長

處理完情緒,對於自己與神的關係,是有好處的。不少信徒會說聽不到神對他說甚麼,有可能因為情緒成為一個很大的阻礙,尤其是當對神充滿怨言時。葛博士也試過大膽地問自己曾否對神發怒,她分享到當她誠實地面對情緒時,神便讓她知道,處理了那份怒氣之後,自己便有能力聆聽到神說話;反而當她拒絕情緒時,對神便沒有太大的感覺。她打了一個比喻,就如當兩人傾談,自己很冷漠時,對方亦不想說太多,但當自己開放時,對方亦會說多一點。

因此,多點關注自己的情緒反應,真誠地面對它,從而發現自己的需要,明白自己的反應及行動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不但可以讓自己比較輕鬆,也有助加深人神之間的關係。

 

關注範疇: 
生命倫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