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素養

電影小組2019 —— 第八回:《小偷家族》

舉辦日期: 
13/08/2019

《小偷家族》是日本極出色的人文電影,導演是枝裕和2018年發表的劇情片,樹木希林、中川雅也及其他演員於電影中的精湛演出也令人動容。故事與電影《誰調換了我的父親》所探討的內容相近... 六個沒有血緣的人走在一起成為「家庭」,貧窮如何影響著大家的生活及相處?劇本設定著「每一場戲都有東西要偷」,並捕捉「社會中的家庭」,用以探討現今社會百態。小組當晚會細味這部手法淡然卻戲味濃郁的電影,也細思什麼是「家庭」及「愛」。

社運新聞分析系列:為何反向長輩圖會有效?

歐陽家和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11/07/2019

網絡上有很多傳播的工具,其中一個深得年長朋友歡心的叫「長輩圖」,通常背景是蓮花或者天空,配以一些短句,當中有簡單的訊息,少則中秋節快樂,多則每日飲水八杯,長保身體健康等等,下款往往有認同請分享,按讚是美德的字句。長輩圖主題不外乎圍繞平安、穩定、健康等,字數由十幾至幾十都有,內容簡單、清楚。很多人揶揄這些圖,說當中的道理和小知識是路人皆知的常識。

社運新聞分析系列:不可作假見證誤導人

歐陽家和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04/07/2019

6月12日警民衝突後,一群示威者遭警方以催淚彈、橡膠子彈及胡椒噴霧等武力驅散後,在網絡上先後有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分享當天經歷,以及他們的感受。當中有段插曲,在眾多不同的分享片段中,其中一段是有青年表面上說自己在遊行中有衝突,實際上卻在表達自己對父母輩的不滿。

社運新聞分析系列:新聞為何會變得不可信?從遊行人數的報道說起

歐陽家和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04/07/2019

6月9日和6月16日,香港經歷了兩次大型的遊行,中間有一些抗爭遭警方驅散,及後有些不合作運動和示威活動。

社運新聞分析系列:有片有圖但沒有真相

歐陽家和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27/06/2019

6月26日晚上,一群青年在中環愛丁堡廣場的集會後,到了警察總部示威,當中有一段小插曲指,有警察混入人群中拍照又衝鐵馬,之後被人識穿落荒而逃走回警署。

電影小組2019 —— 第七回:《葉問 終極一戰》

舉辦日期: 
09/07/2019

李小龍很傑出,洗脫了過去華人「東亞病夫」的形象,將中國功夫帶到全世界。能當他師父-- 葉問,豈不更傑出!究竟葉問是誰?功夫是華南文化對傳統武術的總稱,代表一種技藝。它和現今的武術有分別嗎?香港的功夫電影一直是很重要的支柱,令香港電影生存,並賣埠到世界各地;神怪的武俠場片,成就史提芬史匹堡的星球大戰;成龍的諧趣功夫、不要命,成就法國飛躍道Parkour...... 然而,功夫電影的價值就是這些?黃秋生被外界視為麻煩人,參演角色有時近乎瘋癲,有時卻貼近生活的人們。

電影小組2019 —— 第六回:《與神同行》1、2

舉辦日期: 
12/06/2019

電影小組將於六月分享與大家分享兩部韓國奇幻電影《與神同行》1及2,故事改編自韓國的同名漫畫。兩部電影先後講及兩兄弟在死後如何隨著三個陰間使者經歷過審判的故事。然而故事結構亦與人間有關連,隨著追尋真相,更揭開了三位使者在世時的恩情與經歷。雖然故事不是基督信仰,但卻亦令我們反思我們的人性、罪、選擇、行為與家人的關係,更可以了解民間信仰的思想(如佛教、道教等),期待與大家齊睇電影,傾吓偈。

抽水的偽術

歐陽家和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18/04/2019

我明白,抽水(即時評論、回應、轉貼、二次創作等等)基本上就是網絡文化的精髓。透過抽水,有時很複雜的事件可以用一個簡單的視點來理解,有時可以觸類旁通,學到更多有趣的東西,有更多時,就是換來一下子的食花生(做旁觀者)的快樂。同時,我們也明白,水不能亂抽,所謂抽水,有時抽著火水,輕則傷身,重則跟車太貼,傷亡慘重。

電影小組2019 —— 第五回:《紅衣小女孩2》

舉辦日期: 
14/05/2019

活動取消

《紅衣小女孩》系列仍改編自台灣家傳戶曉的都市傳說,續集是有關於母親尋女、母愛的故事:社工李淑芬正盤查虐童案中的母親時,突然接到自己女兒於校園失蹤的消息,及後竟發現她是跟著一名穿著紅衣、身影詭異的小女孩離去……及後故事逐步揭示三名母親鮮為人知的往事。電影驚嚇背後,叫我們對於母親的執著、堅強、掙扎……可以思想更多。電影小組首次以驚悚恐怖電影討論母愛, 期待大家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