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港長者

20/04/2023

受子女移民影響 調查指七成留港長者有抑鬱傾向 團體倡社區支援

  (香港01.13-4-2023)

面對移民潮,教會似乎和外間的機構一樣無能為力,亦不敢輕言支持或反對弟兄姊妹的決定,但面對移民潮帶來的種種後遺症,教會卻不能視若無睹。許多人移民的主要原因都是因為對香港的前景缺乏信心,不想子女未來要生活在一個缺乏真正民主、自由和人權的城市,這是可以理解的,至於未來香港的宗教和言論自由會收到多窄,沒有人能準確預測,無論是樂觀或悲觀都是個人的領受,恐怕欲知後事如何,只能等待下回分解。但當大家作出任何決定的時候,也應該避免為了解決一個問題而製造更多的問題,或是對一些人負責卻對其他人不負責任。當大家擔心香港未來在政治上變得專權、會動輒得咎的時候,請大家不要忘記,在西方不少國家,由於受同運和性解放運動的影響,青少年在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薰陶下,對同性戀、跨性別等議題幾乎已完全失守,而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表達不同意見亦會動輒得咎,當大家努力前門拒虎的時候,請不要忽略後門亦會進狼。政治和倫理問題,其實對青少年同樣影響深遠、避無可避,而那殺身體和殺靈魂的,究竟哪個更加可怕呢?

另一方面,當大家為了子女連根拔起的時候,不要忘記自己的父母當日是如何為自己遮風擋雨,如何妥善安頓父母未來的生活,讓他們可以在肉體和心靈上安享晚年是子女無可推諉的責任,照顧子女不是遺棄父母的藉口,當一些人移民的時候不惜工本帶同寵物一起前往,卻面不改容將父母「交託」給教會或老人院,實在令人唏噓!我們的風氣幾時變得寵物比親人更矜貴?而當我們為了子女而拋下父母的時候,我們究竟向子女傳遞一種怎樣的價值觀呢?日後子女又會怎樣待我們呢?令人不禁想起白居易的《燕詩》:「……燕燕爾勿悲!爾當反自思;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當然,有一些父母是自己不想離開熟悉的香港,又不想阻礙子女為自己和下一代的未來打算,甚至鼓勵子女離開,不過,寂寞就是寂寞,父母諒解不等如他們就不會覺得傷感和寂寞,而照顧父母的責任和照顧子女一樣,都是不能完全外判的。面對大時代的轉變,作為小市民的有時的確很無奈,但無論作出任何決定,盡量一家人整整齊齊,特別是夫婦和年幼子女應該共同進退,至於年邁父母若沒有其他兄弟姊妹照顧,作為子女的也是責無旁貸的。以弗所書六章2至3節提醒我們:「『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

回到:每週社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