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針紙事件的啟示

27/10/2022

免針紙案政府敗訴 官:玩弄文字 指官員權力非來自新聞稿 無權宣布失效

  (明報.22-10-2022)

7醫免針紙11.9失效 盧寵茂:確保抗疫戰勝利

  (星島日報.27-10-2022)

免針紙的風波是由於專業失德和行政混亂而出現的不幸事件,當中最不幸的當然是一些真正符合需要,可獲豁免打針的市民。長久以來有關接種疫苗究竟有用還是有害的爭論沒完沒了,似乎正反相方都無法說服對方,而作為小市民,只能相信專家所提供的數據和意見,疫苗面世約兩年,全球接種的劑數已超過12億,出現嚴重後遺症的個案畢竟有限,沒有必要再爭論下去。若果有人仍然有顧慮,可以選擇向了解本身健康狀況的醫生要求免針紙,或者放棄出外用膳,直至疫情穩定地減少或正式列為風土病。出現今次風波,少數害群之馬的醫生,濫發免針紙是罪魁禍首,據報道有部份涉事醫生根本人不在香港,或者根本不用看症也可發出免針紙,是嚴重失德的行為,不過,無論是經醫委會或法庭處理都必然曠日持久,難以短期內有結果,這二萬多張不知是否有問題的免針紙的確令人頭痛,但政府最初未詳細了解本身的權限便宣佈該批免針紙無效,結果在司法覆核中敗訴,證明行政上混亂或缺乏經驗,打擊了市民對政府的信心,而之後行政會議通過的修訂難免給人輸打贏要的感覺,而且該批免針紙大部份到11月底亦已到期,除非政府相信買針紙的情況只是冰山一角,或者這批未打針的市民會為防疫帶來嚴重的影響,實在沒有需要出此下策。 

免針紙事件另一個反映的問題是政府的防疫措施是否合理,令一些未打針的人完全無法進食肆、行商場、入街市、返教會,若果在疫情極其嚴峻的非常時期,這些非常手段仍然可以理解,市民雖然不便仍會忍耐,但當疫情已穩定,接種和感染率已相當高,全球不少國家已經復常,甚至連口罩也不戴,香港究竟為甚麼仍要堅持在許多不會除下口罩的地方仍然要用安心出行,要求進入者必須先打針呢?部份市民可能涉及買針紙是不對的,但健康是他們自己的,他們不願冒險亦不應成為被嚴厲處分或要承受一些非必要的不便的理由。在修改防疫條例的同時,政府更應檢視現有的防疫措施,特別是安心出行的適用範圍,取消一些非必要的限制,防疫最重要的不是單靠權力而是需要市民的信任和認同,權力愈大、責任愈大,非常時期以外,請不要用非常手段。

回到:每週社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