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15-10-2023) |
(香港經濟日報 - TOPick.17-10-2023) |
任何人的生命都是十分寶貴的,何況人生許多燦爛的未來仍未展開的年青人呢!每當聽到有學生和年青人輕生,都會令人十分感慨,更為他們的父母和親 友難過,希望他們未來不會活在無盡的愧疚和痛苦之中。年青人自殺一個也嫌多,每當出現類似的個案,也會有專家學者提醒大家要留意身邊的人,要更小心的聆聽和溝通,有需要的時候及早尋求社工、輔導、或者醫生的協助,要防患於未然。這種種的提醒絕對重要,也需要在適當的時候重複,因為人往往都是十分善忘的,當有一些重大事情發生的時候,大家都會提高警覺,但隨著時間的過去,大家又會漸漸鬆懈,因此,更重要的其實是要改變文化、改變大家的心態。只要香港過份著重考試成績、要所有學生都修讀同樣的DSE文憑課程;所有學生都要中英數等科目達到所要求的水平;所有學生想接受更高的教育、在工作上有更好的晉升和收入都只側重一紙文憑的話,恐怕相關的壓力對學生來說只會代代相傳,沒完沒了。但很不幸,最熱衷維持現行的教育制度和嚮往名校和「神科」的,往往不是學生,而是老師和家長,將學業成績重於一切的觀念植入學生心內的也是老師和家長,而不願意為另類的學生提供另類的選擇和出路,不希望見到學生有個人的想法和訴求,希望他們聽聽話話做隻快樂的填鴨的,正是僱主和教育當局。所謂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往往只被當作病人看待,似乎沒有病的就不能得到特別的照顧,究竟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真正意義是甚麼呢?
另一方面,出現學生輕生的悲劇時,我們亦要提醒自己不要急於追究責任,似乎一定是有某個人或某些人犯了錯才會出現這次悲劇,其實一個人決定走上絕路,本身亦會受很多不同的因素影響,包括個人的性格和成長經歷;與家人和朋友的關係;有沒有被欺凌或遇上感情上的創傷;甚或遇上偶然的刺激或一時看不開……期望簡單歸納出一個人尋死的原因,其實是十分危險的,在面對生死的問題,面對另一個人心裡真正的想法,有時我們必須謙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我們畢竟不是上帝,必須接納自己的限制,沒有答案可能才是真正的答案。此外,人生的意義最後是信仰的問題,惟有抓著信仰才能得著生命的真諦,當我們做了我們可以做、應該做的事之後,交託是我們應有的態度,沒有人能夠準確預測世事的發展,而我們做了A這件事,亦不能肯定會出現B這個結果。當我們做了應做的事,就安心將結果交給上帝,當我們不慎忘記或不知道應該做某件事,也只能交給上帝。生命是上帝的事,深信上帝自有祂的心意,求主保守每一個我們知道或不知道他正面對重大困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