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勿將學校淪為洗腦戰場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流行文化)
06/06/2013

教育界經過教改之後,還以為可以回回氣,豈料一科平時完全不起眼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再加上通識教育,令學校突然成為政治風眼,學校教甚麼,老師說甚麼,甚至邀請甚麼名人嘉賓講講座,在這個投訴之都,全都被扣上帽子。政治正確比學習全面理解及分析議題,彷彿更重要。

就本年五月下旬,先有精神科醫生康貴華到聖保羅男女中學講「同性戀是先天還是後天」這個議題,被校友聯署質疑校方對同性戀議題的立場;之後又有協恩中學請佔領中環的發起人及法律學者戴耀廷談法治,被愛港力的人批評校方搞「政治宣傳」。

學校本來就是一個學習的地方,學生有機會接觸到不同的聲音、言論與觀點,從而認識世界。老師作為啟蒙者,如力有所及,邀請社會不同人士去表達看法,開濶學生視野及眼界,實在是老師的責任。同學在老師帶領下接觸不同觀點,學習獨立和批判思考,過程中了解社會上的多元聲音,正是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部分。

可是現在,有些政治團體為了自身的立場,質疑老師選擇嘉賓和處理題目的準則,甚至連嘉賓的人選也都過問,彷彿學校請甚麼嘉賓主講講座,學校就必定與該嘉賓的立場一樣似的,學生聽過嘉賓的說法,就會照單全收。他們甚至將反對聲音推上報,務求將事件政治化,將社會二分為「支持」和「反對」某某議題的兩大陣營。現實上,傳媒最愛這種在社會上有兩批人在「打生打死」的場面,好不熱鬧的新聞。

從國民教育一役後,我們就知道今日的老師,即使行政工作多忙,在處理社會議題時,仍然持守政治中立,並會在表明個人道德立場時,有理有節說明所抱持的價值觀的理由,不會單單因為政治中立,放棄解釋自己所持守的立場。我們認為這樣引導孩子,才是真正的身教。如果有一天,老師因為不同人的立場,或者因為某某人的身份,為怕被傳媒指摘及怕煩等等而放棄有理據地解釋自己所持守的立場時,洗腦教育就真正開展。

若是這樣,最後的輸家會是誰?答案就是一群因不同議題而被撕開得支離破碎的香港人,以及我們的下一代。為此,請傳媒高抬貴手,好好保護現時校園的學術自由以及教育自由,不要將學校變成洗腦教育的戰場。

曾經刊載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