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煽動了誰

招雋寧   |   明光社項目主任(青年事工)
22/09/2010
專欄:每週評論

突破機構早前發表調查報告。聲稱全港公信力第一的報章,大字標題報道:「調查:四成人接受激進示威」,內文則與近來八十後投身社運前後呼應,企圖製造四成人接受「八十後」青年「激進」示威的假象。筆者與友人拿著調查報告再了解一下。

報告中,示威被形容為「較激進」,其他選擇可真很靜態,如:簽名運動、舉行記者會、報章和網上撰寫文章等。對於青年參與上述社會行動,四成六人單持正面態度,比單持負面態度少十個百分點。但由於正面態度有六項選項,而負面態度只有四項,以概率而言,單靠這樣比較正面和負面態度並不公平。因此,最多只能猜說社會對青年參與上述社會行動的印象好壞參半。

反而筆者嘗試從另一角度看社會的大概印象。愈兩成受訪者指出擔心年青容易被煽動,一成半認為青年對社會議題看法不成熟,只有七個百分點覺得青年能夠獨立思考,二點八個百分點認為青年懂顧全整體利益。由此可見,社會對「八十後」青年的印象是未能夠獨立思考、易被煽動、看不成熟、也未能顧全整體行益。

印象還印象,筆者認為事實並非如此。

如果大家有留意網上比較獨立的媒體,其中個人發表的文章不乏有條理的內容和意念,層層推論,比較外國經驗。與此同時,「八十後」青年高鐵在立法會的靜座、絕食和苦行,只要在現場或真誠溝通一下,也許能深明白到,他們的訴求是清晰和理性地表達的。與那個報告比較,認識這群「八十後」青年會知道,縱然他們有些行動是激進,但卻不能說得上是別人的扯線公仔,也非渲洩「第四代」怨氣,而是為「雞蛋」發聲。

以香港高鐵事件為例,部分傳媒在整個星期的反高鐵行動中,避過了靜座、跳舞唱歌、苦行、示威中,刻意地抽取了最後一晚數小時的零星推鐵馬、擲空水樽的彷彿「激進」行動,為衝擊特寫一番!整過社會行動的討論進程被埋沒了,整個星期理性的討論一下子被洗去,剩下只有「衝擊」刻在額上,甚至日後還浮誇地形容香港快要暴動。

傳媒,作為文明社會的第四權,動輒為青年製造「激進」的假象確實令人傷感。傷感是以言論和新聞自由為傲的香港傳媒淪落為搏出位的「明星」;更悲哀的是,本來關心社會公義的「八十後」青年,卻無奈地被部分傳媒標籤為「激進」,給人遺下未能夠獨立思考、易被煽動、看不成熟、也未能顧全整體行益的偽印象。

香港的功利文化橫行,不少人也擔心新一代唯利是圖,眼見「八十後」青年為社會的弱勢群體動員發聲,積極為別人爭取權益,很藉得你我欣賞鼓勵。傳媒片面報道,原本正面激情的「八十後」青年不知不覺地被設定為「負面激進」,社會人士隔了一層黑幕地研究「八十後」青年,筆者要反問:「誰煽動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