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選擇

張勇傑   |   明光社項目主任(性教育)
18/11/2010
專欄:每週評論

最近,英國衛生部門在網上播放一套鼓勵青少年注意安全性行為及使用避孕套的短片。每段短片完結時熒幕會出現最少兩個因應內容而需要觀眾作出選擇的行動,而觀眾的選擇就會影響故事往後的發展。觀眾可以選擇的行動包括在參加派對前是否購買避孕套、在派對中與女朋友發生性行為是否使用避孕套等。如果進行不安全性行為的話,結局就是主角會感染性病;進行安全性行為的話,熒幕就會出現「你作出了正確的選擇」字眼。
 
短片中的少女對著鏡頭露出渴求性愛的表情,與手持攝錄機的主角發生性行為。雖然片中沒有裸露的鏡頭,但從男主角的主觀視野中可以知道女主角脫衣服、為男主角戴上避孕套和發生性行為,更伴隨著少女的呻吟聲。若以香港的標準來計算,恐怕這段短片連深夜時間在電視上播放也不能;youtube亦需要網民先登入並要夠18歲才能收看。結果這系列短片觸怒了一批當地家長,炮轟這些短片的內容太色情和意淫,恐怕意志薄弱的青少年看後不明白準確的訊息,反而想入非非。
 
我相信此段短片的確反映出部份英國青少年的生活情況,他們的性觀念開放,不認為婚前性行為有什麼問題,他們真的需要使用避孕套來保障自己。但當短片在網上播放,任何人都可以在youtube上看到時,對性活躍的一群青少年來說,它的確能成為推廣安全性行為的工具;但這短片對兒童和性觀念較保守的一群青少年來說,它就不止只是推廣安全性行為而已,更會鼓吹開放的性觀念,因為似乎假設只要用了避孕套,任何情況下的性行為都是正確的選擇。
 
在多元自由的社會中,大家對性可以有不同看法。有人將性行為看為人的基本權利,只要做足安全措施,是一件無傷大雅的事;亦有人認為性行為應該留待在婚姻關係中發生,所以在婚前信守承諾,堅決拒絕發生婚前性行為。但是,青少年可以選擇的真的只有是否使用避孕套而已?性教育不應只是知識和技巧的傳遞,更重要的是價值觀的建立。在選擇是否使用避孕套之前,青少年更應該選擇如何過自己的人生──將性看得隨便,抑或將性看為寶貴。這段短片的前設是主角一定會與女朋友在派對中發生性行為,是不能抗拒的,但要知道縱然使用避孕套仍有懷孕的機會,到時的選擇又是什麼呢?墮胎和生下孩子那一個才是「正確的選擇」呢?
 
我們可否回到故事之前,重新思考對性的看法,選擇應否與男/女朋友發生性行為呢?我相信要建立一段可以互相信任、穩固的婚姻關係,讓子女可以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選擇在婚後才發生性關係是一個更「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