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為何要在場——訪問朱耀明牧師

羅遠婷   |   明光社項目主任
08/05/2014

「我們在這時代領受了甚麼使命?」有多年參與社運經驗的朱耀明牧師字字鏗鏘,每個字擲地有聲。然而,這句話不僅指向朱牧師自己,其實亦適用於現今香港的教會。香港教會向來給人的印象是對社會事務漠不關心,但香港現正身處於風雨飄搖的時候,教會是否應重新思考自身的使命?除了關心人數增長及內部事務之外,在踐行上帝在這時代給予她的使命,勇於為真理發聲,讓世人藉著教會看得見基督的榮光方面究竟可以做些甚麼?
 

參與社會運動  始於對他人的激情

朱牧師首次參與社會運動,始於看見人的需要。他初到柴灣服侍,那時的柴灣自成一角,而且還未有東區走廊,交通極為不方便,住在其中的都是基層。若要從柴灣到中區,竟需要4小時。此外,醫療問題也十分嚴峻。當時最近柴灣的已是鄧肇堅醫院,朱牧師曾試過在傍晚時分送一名發高燒的小孩到那處看醫生,不過因為交通問題也要數小時後才抵達。
 
交通及醫療兩大問題直接影響柴灣區居民,令他體會到牧養會友不得不處理現實問題,當中一定會觸及社會政策改變。「我可以為會友祈禱,但是他們面對的是實實在在的生活問題,且更直接影響他們的生命。教會面對著他們,不能只閉門造車。」這一切都促使朱牧師與政府爭取將東區走廊延長至柴灣;其後也促使政府興建東區醫院。
 
然而,在首次的社會參與,朱牧師隨即遇上三個掙扎:那時教會正入紙申請地方興建教會,究竟這樣會否有影響?而我的會友及同工會怎樣看我?後來我卻發現這都與信仰無關,而是與別人對我的印象有關。既是這樣,就應該回到信仰的角度,為著公義發聲。」
 

教會在時代中堅負使命

若說每次皆是時機與現實推使朱牧師的服侍向前進,倒不如說是朱牧師敏銳於當前的時機與現實,也敏銳於上帝在其中對教會的呼召。不僅在柴灣區的服侍如此,其後在1984年參與撰寫《信念書》亦然。那時,中英聯合聲明明言要收回香港,當時人心惶惶,香港經歷移民潮,教會中有不少人也移民。面對這混亂情況,也在這特定歷史時空中,朱牧師堅信教會須與民眾在一起,這促成《信念書》的出現。透過《信念書》,80多位來自不同宗派的牧者表達教會在香港的歷史責任與使命,表達教會是與所有人在一起面對歷史。因此信念書出現,強調基督徒在歷史上的責任,強調如何建立民主制度。
 
「教會早於1984年有著一份先見,看見將來社會怎樣可以令民眾和平地享受生活。在動盪不安的世代裡,教會要作一種聲音帶動,無論是政制發展,從而帶動人權發展。」
 

教會與掌權者

對於教會與政治的關係,香港教會意見紛紜,有些人認為教會與世界分別是屬靈及屬世兩個向度,教會不宜參與;又有人認為政治只會帶來會眾間的混亂,因此亦不宜參與;亦有另一些意見表示教會需要順服掌權者。
 
對於「順服掌權者」,朱牧師提出一些意見。「不能只抽空從一句說話理解它,還要加上聖經中其他書卷理解。聖經提倡的不是順服掌權者,反而神學的核心是God is Sovereignty,上帝才是真正的掌權者。君王也只是上帝的僕人,因此若他行在不義中,上帝也會懲罰他,就如歷代的以色列君王。因此,我們應從這個脈絡下理解羅馬書第十三章,認清上帝才是絕對的掌權者。」
 
然而,朱牧師並非全然反對要「順服掌權者」,不過卻是帶有條件,「要知道掌權者都是上帝的僕人,他也要在上帝的主權下履行職分。一旦他走偏了,其實已違反了他作為上帝僕人的職分。地上掌權者是否有效履行職責是非常重要,所以我們並不是順服他,我們應該是一同順服這位創造主、歷史的主宰。所以掌權者與我們是順服上帝的一對平行。」
 
上帝賜掌權者有賞善罰惡的位分,若她沒有好好持守,教會總不能視若無睹,而且也該發揮先知之能說真話。「每當我看到劉霞緊張與焦慮的樣子,總不禁反問:『究竟她犯了甚麼罪?』 就只是因為她的丈夫拿了諾貝爾和平獎﹗面對這樣的事,我們能不對掌權者發聲嗎?就如施浸約翰對希律,斥責他的婚姻。他一出聲就會被殺頭,然而這卻是他在那時代必要做的事,他不能因他是掌權者而合理化其行為。」
 

各盡其職 共建基督身體

基督教其中一個精彩之處在於其多元性,對同一事情可以有不同看法,而「合一」就成了重要的信念。朱牧師認為有不同意見是很自然的事,「教會的多元化與社會的多元化一樣,我們並不是互相批評。合一就在於互相尊重,並不攻擊詆毀對方。」 但更重要的是「認清我們各為肢體,建立身體。我從來不會批評別人,大家都各盡其職,也不需要與別的教會比較。」
 
各教會有不同的恩賜與氣質,有些在於參與行動,有些在於傳福音,有些則在於教導。誠如朱牧師所言,眾教會皆同為肢體,最重要的是共建基督身體。而且,教會亦不忘對世情懷有悲憫,才有激情助人,領受上帝在這時代對我們的召命。朱牧師走過的路對甚少參與社運的教牧同工來說,相信會帶來不少值得細味的衝擊和挑戰。
 

關注範疇: 
社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