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囂

招雋寧   |   明光社 項目主任(青年事工)
07/05/2010

上星期一條批評會考考官英文發音的自拍短片,成為全球最高點擊率的五十個短片之一,好不熱鬧。主角Ruby成為網友的討論熱點,被人肉搜尋「起底」之餘,更有人在facebook「面書」發起反Ruby的群組,一下子有二萬多人加入。另一邊廂,不少網民亦批評此等網絡欺凌惡行,呼籲其他網民手下留情、網開一面。

近年新學制口號經常強調獨立思考和批判能力的學習觀。能就事件作出批評,表現出獨立思考的判別能力,本應鼓勵。當「初哥」的理性基礎正建立和鞏固,運用僅有的世界觀和語言知識作出判斷時,難免有片面之誤。倘若要批評她的評論,也應說之以理,動之以情。群起的的責難和惡言相向,只會為初生之犢留下陰霾。任誰都在獲得機會的情況下,才能勇於跌倒,敢於成長。過分地棒打出頭鳥,到頭來悄悄地使「少講少錯,不講不錯」的學習態度蔓延開去。

事實上少女在短片中對考官英文發音的批評並非毫無理據的,不過態度的確太囂張。然而她的態度實非新事,在青少年間見怪不怪:在考試後談笑風生地討論「正確」答案;火車上拿着i-Phone與友評理;粉絲會中爭風吃醋的女孩,正正同樣地表現出這種語句中,英、粗話夾雜,一副理直氣壯的表情和句尾中加上提高音調、延音的「囉」字助語。惹人厭的並非理據不足,情感不悅,才是致命傷。縱使論據力透紙背,挑釁的態度成為障礙物,把受眾的焦點轉移至備受挑戰的感受,挑起反擊的情緒。

畢竟良好的處事待人態度並不是與生俱來──尊重是需要學習的。尊重是開啟真誠對話的關鍵,缺乏尊重的討論往往帶來很多非理性的爭辯,語帶傷害。青少年在學習知識過程,倘若缺乏了尊重的智慧,則變得目中無人。心高氣傲,有知識卻無智慧,只能作井底之蛙:看不到更大的世界,更遑論察覺到自己只是一隻小小青蛙。

想讓別人理解自己的想法誠然是你心底的渴求;反之亦然,身旁的人也渴望得到你的理解。世界是立體多面的,亦非如教科書般單一分割;而人亦有優有劣,並非完美,也非世界的頂端。開啟真誠的對話,認識和尊重更多想法,從相異處尋找諒解才是邁向成熟之道;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才有更多學習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彼此尊重、真誠對話是社會進步和民主的基礎。近幾年青年在政治及公共空間上表達「我不滿」的聲音的確有明顯的攀升。更多青年議政確實是社會的喜訊。要讓社會明白青年的關注,在網上「舉手」、靜坐苦行或組織遊行之餘,尊重溫和的態度能讓訴求和理據更清晰流出。盼見青少年能積極發表想法之際,伴以更多尊重的真誠對話。

曾經刊載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