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社會」的建立與「有理想社會」

── 從《抄出我天地》說起
馮國強   |   牧養主任
29/06/2007

這是令人驚訝和無言的年頭──六月廿二日明報有一則名為《抄出我天地》的新聞,指香港公共圖書舘與香港兒童文藝協會合辦之「2007年學生中文故事創作比賽」中,初中組入圍的10篇中,竟有3篇屬抄襲作品!
 
是次抄襲事件,除卻教人驚訝抄襲之不誠實外,更令人懷憂的深層問題是──側映和折射出港人集體性格氣質上理想性的闕如,以致無力抗拒現實的誘惑──「德性社會」的建立與「有理想社會」的建立其實是分不開的。
 
一直以來,港人集體性格只以現實、醒目、靈活乃至功利的面貌出現,這無疑為港人在歷史狹縫中,成功打出一片天地,立下汗馬功勞,然而,理想性氣質的闕如,也形塑了一整代只懂功利、現實和世故的生命取向和人格特質──這在土生土長中的新一代可能尤甚,事實上,功利之人格往往只對生存有益,對倫理道德原則之持守則是不利的──所謂原則幾錢斤?道德可以拿來吃飯嗎?所以,即使單從道德建構的層面來看,早已遠離了朝不保夕的難民年代。
 
回歸祖國滿十年的香港人,其實已走到一個必需開始學習追尋理想、建立理想和為理想付代價的歲月──沒有異象,民就放肆。恐怕,為理想加温,才能孕育出較具方向感、道德感的健康新一代,以理想提昇生命,才能在積極層面解決愈來愈低落的青少年道德問題。
 
從信仰角度而言,人絕不能只困於「經濟動物」/揾食的自我中心,他被造是一個創作生命、推動歷史的大地管家和祭司,故此,人需要有理想、香港人需要有理想,他需要成為一「具理想社群」──他被賦予了管理大地的責任和使命。
 
人與社群的關係不能只囿於功利的消費和利益關係,他被上主賦予了德性、關係和使命的要求,故此,單純只關心「揾食」、現實的港式心態和生命取向,是需要被批判和更新的,而亦只有成為「具理想社群」,人才能免於退回一己狹小之自我中心式的功利狀態中,從而才可能進行有效的道德實踐。
 
也許,我們這年頭:太多生存的慾望,太少生命的勇氣,只願在回歸十週年前的前夕,我們同心禱求,追尋理想、積極建設──在這國家和香港道德混亂的多難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