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亂中的聆聽

吳慧華   |   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9/04/2016

靈修人生系列

(講員:彭順強博士│中國宣道神學院 靈修神學講師)

 

在這紛亂的世代,我們需要學習聆聽。3月10日的晚上,中國宣道神學院靈修神學講師彭順強博士,為大家闡釋了靈修大師梅頓 (Thomas Merton)對聆聽的四重教導,以及如何藉著聆聽,建立與人、與神,與社會更密切的關係。

四重聆聽

通過梅頓的著作如New Seeds of ContemplationConjectures of a Guilty BystanderLife and Holiness等,聆聽可被歸納出四個層面:1. 聆聽自己、2. 聆聽神、3. 聆聽世間的需要,從而關懷、4. 聆聽仇敵。

  • 聆聽自己

聆聽自己表示我們必須知道自己是誰,和自己是源於誰,及自己將會往哪裡去。當人在世界打滾久了,戴的面具多了,可能漸漸變得虛假。「假我」(false self)的面具遮掩了真我(true self)。然而,站在神的愛和憐憫前的,應該是最深處及赤裸的真我。

如何可以尋回這個真我?孤處(solitude)和禱告幫助我們除去這個假我。「禱告」在梅頓的觀點是「一種人與神聯合的意識」或「內在自己的一種醒覺」。當人意識到在神面前,神看重的不是這人做了甚麼、擁有甚麼,而是人的本質(being),人便可以撕去虛假的臉譜,在神面前真誠地呈現自己。

當人願意重尋真我,我們便應該在靈命上繼續經歷「雙重體驗」(double-experience):第一,體驗自己的窮困;第二,體驗神的憐憫和恩典。除非我們先領會到自己的一無所有和空虛,否則我們永遠不能領悟到自己是被神所擁有的。也即是說,當我們認知自己的同時,也獲得有關神的知識。當人領悟這點,才能經驗「雙重動向」(double-movement),即我們進入自己最深的核心處,然後經過這核心又離開自己,而往神那裡去。

  • 聆聽神

梅頓的中心信息就是人的生命要不斷地尋求神,並以愛來尋找祂,以及與別人分享這份愛。至於如何聆聽神,則是通過禱告和默觀。

彭博士指出,對梅頓來說,默觀不是停留在修道院的四堵牆內,而是來自人世間的每一個人或每件事。神可以通過任何人或事去向人啟迪自己的心意,重要的是人的心是否準備好。梅頓的說法是「萬物都是神旨意的種子撒在人的心田」,而「這些種子只可以在自由、自發性,及愛的好土上,才能夠生長。」因此,雖然有些種子可以停留在人的思想和意志之中,但卻有無數的種子死去和失落,因為人們根本未準備好去接受。

今天,神也能透過「旺角事件」或「自殺」等社會議題啟迪我們,問題是我們這個「接收器」預備好了嗎?

  • 聆聽世間的需要,從而關懷

梅頓的默觀理念涉及強烈的道德倫理性,他指出「那些忽略別人權利和需要的人,休想能夠在默觀之中得著亮光而知道當走的路,因為他離開了真理、憐憫,並因而離開了神。」

彭博士相信梅頓提醒我們,當我們遇到某些人和事,或是要付諸實行某些工作,都要常常尋求能否符合「神的道」(logos)或真理,又或是否合乎神所賦予我們的本質。默觀者無論是順服或是放棄神的旨意,都不應該對人的生命或工作本身漠不關心,因為無論人或工作本身都有神所賦予的價值。「漠不關心」(insensitivity)不應與「抽離」(detachment)混為一談。梅頓指出「默觀者必須要抽離,但永不可以容讓自己對於真正的人類價值漠不關心,這無論是在社會上,在其他人身上,或是在自己身上,也當如此。」事實上,通過聆聽別人的痛苦、別人的需要,憐憫他人,人才能聆聽到神。

  • 聆聽仇敵

梅頓提出我們往往所謂的尋求「真相」,其實只想證明自己是對,對方是錯。這種真相是片面的,只是把我們的偏見、限制及自私合理化。如果我們只抱著上述的心態,只會忽略了敵人的聲音。另外,彭博士認為敵人亦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更多,告訴我們有何軟弱之處,因此,學習聆聽敵人,亦同時聆聽自己。

亂世中以愛與和平擁抱世界

梅頓生於越戰、核武、及冷戰問題出現的時代,他是修士,卻沒有把自己困於修道院內,他積極地參與社會,透過撰寫文章或演講來批判社會的不義。他的目標要是以「非暴力」來「廢除戰爭」。他認為非暴力是可行的方案,但必須透過祈禱和犧牲這些屬靈的武器來約束自己暴力和好鬥的天性。

梅頓列出了七個有關實踐「基督教非暴力」的條件:1. 是為了要轉化世界的現今狀況、2. 是為了他自己和別人、3. 勿自義、4. 要謙卑和自律:坦率和開放思想——認真和合理的討論、5. 態度上要謙卑和不驕傲(勿嘗試以暴力來建立和平)、6. 要準備好從敵人中看到和學習到一些好東西、以及7. 盼望──相信人有能力可以達至和平及秩序。

梅頓提出的「非暴力」理論並不是無中生有的。他亦沒有因為主張「非暴力」便一言不發。相反,他譴責當時美國一方面向神禱告,一方面以武力解決問題;另外,他亦責備當時的天主教教會對不公義的事情袖手旁觀。可以說,梅頓是雖入了修道院卻仍在世界修道的默觀者。

在這紛亂的世代,但願我們從梅頓的教導得到啟迪,同樣成為一個願意聆聽,以及關心他人的默觀者。

關注範疇: 
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