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取代巿民 言論誰負上責任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
28/05/2015

近月閱讀新聞,特別是社交網絡媒體,往往用如此格式寫標題:「社總指何君堯自稱社會工作者疑違法╱網民:你不如話你是個性工作者!男性工作者啦!」網民取代了巿民,成為社會普羅大眾的代言人。

同時,不難留意近來的新聞中,發言人三個字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堆「成員」,甚至就是引述支持者的意見作代表。箇中原因不難理解:大台消失了。社會上原本應該有人作代表的發言人,每個人都因為XXX不代表我,於是原本的群眾領袖失去了認受性,他們自己也只能以「代表自己」的方式發言。客觀效果是他們所說的言論的影響力下降了,因為他只代表自己;同時他們的言論也會偏向激一點,因為無論怎樣說也只代表他自己而已。

網民取代巿民,個別人士取代發言人,傳統傳媒整合不同意見的工作,難度將會增加。而更可怕的情況是:你根本不知道網民的真正身份是甚麼。那個被引述的「網民陳一二」,他可能根本就只是一個五毛黨;甚至乎媒體可以一邊做新聞,另一邊找個「網民」來回應,私相授受一番也可。因此,網民的言論代表性成疑。

另外,網民沒名沒姓,又沒有相片,他又願意為自己的言論負責嗎?傳統媒體進行街頭採訪(街訪),受訪者即使沒有全名,也會有姓,或者英文名,再加上受訪者的配相,讀者可以看到真人相貌,大家相對相信這些是「街訪」,也是真正的巿民意見;但在網上世界,根本分不清誰是真身,他能為自己的言論負上甚麼責任呢?

有時,媒體為了方便,截取網上言論作為了解社會意見或者巿民想法的流向並無不可,但如果將之放在標題之上,彷彿是民心所向,導致過度將民意扭曲和誇張。大家閱讀這些文章時也要留意,不要隨便被這些「民意」影響,認為他們就等於是大部分人的看法。
 

曾經刊載於: 

《成報》 28/5/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