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是不育者的福音?

藍俊文   |   明光社項目主任(社關行動)
24/07/2014

金錢儼如人一生追求的目標,人往往為金錢願意押上和家人相處的寶貴時間;只能活一次的生命;甚至是既光明又黑暗的人性,去追逐金錢,累積財富。錢,是整個資本主義制度下的交易媒介,簡單來說世界不能沒有錢。可是,當想到人總會走到最後階段,金錢究竟還剩下甚麼意義呢?

這個以金錢掛帥的社會,在高度競爭之下各行各業各出奇謀,希望能為自己多掙一份生意及市場,法律條文都恍如窒礙營商的頑石,一切的道德框架都恍如保守落後的毒瘤。

不服從這些法律和道德的人總希望設法繞過這些條文和框架,為自己的口袋多掙分毫,換來較舒適的生活。這些不服從的人本來集中於某些大行業,但不知從哪時開始擁抱這種看法的人,已悄悄地滲透到不同行業內。為了錢,商人已開始提供生育買賣的服務。

說的是近年某些證婚公司,她們擴張了營業範圍,由以往提供場地和證婚服務演變成同時提供一站式「可選擇生男或生女」的試管嬰兒「服務」。在香港這個地方,法律尚且還多少為社會倫理留一點道德,不容許商業性的代孕,更不可以強制執行代母契約,好讓代母一旦不捨得懷胎十月的孩子時也有權不交出嬰兒。在這僅餘的道德底線下,商人亦只好知趣地低調宣傳其「海外服務」。

或許,正如某些人士所說,社會風氣變了,大家對道德的看法不同了,這些「海外服務」漸漸浮上水面。當大家都開始質疑道德框架是否追得上潮流的時候,這類服務已開始大肆賣廣告,四處宣揚其「標準套餐」和「尊貴套餐」如何成為不孕夫婦(或許甚至是單身人士)的福音。

在自由至上的功利主義下,一切只要你情我願,沒有損害第三方利益的事情都彷彿被允許了。生命,如同一紙契約下的產品,人的尊嚴可以被漠視。你情我願、自願選擇的交易確實是當代的契約精神,但卻忽略了第三世界國家的婦女在毫無選擇之下被迫出賣自己的子宮,飽受富裕地區夫婦(或個別人士)剝削,而這就是所謂 的「你情我願」、「沒有損害第三方利益」!

對於金錢,法蘭茲.卡夫卡的說法可令現代人重新思考它的意義——「財富意味對佔有物的依附,人們不得不通過新的佔有物、新的依附關係保護他的佔有物不致喪失。這只是一種物化的不安全感。」 而生命和愛往往是不能物化的。

 

曾經刊載於: 

《成報》 24/7/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