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愛孩子的第一步 ── 從「心」出發的「生命」教育

文麗兒   |   明光社項目主任 (性教育)
13/05/2013

當報章報道不少年輕人「接受同時與兩個或以上的人士拍拖」、「不同意婚姻是一生一世的承諾」、愈來愈多年輕人有性經驗等情況時,未知作為父母的你們有甚麼感覺?當憂慮著自己的孩子何時會跌進洪流中被同化,又有否想過你仍可以做些甚麼力挽狂瀾?
 
明光社於2013年2月19日至3月12日,連續四個週二上午舉辦了「家長性教育講座:親子間的談情說性」系列,內容包括:認識青少年性觀念、如何與青少年探討戀愛問題、色情誘惑及媒體中的錯誤性觀念。講座旨在幫助家長了解子女的需要,掌握如何與子女談情說性。講座分別由明光社副總幹事傅丹梅女士、項目主任(性教育)張勇傑先生及項目主任(流行文化)歐陽家和先生主講,為家長提供宏觀的角度認識性文化的現況及影響。約有三十位家長參加,席間大家都踴躍討論,更願意彼此分享自身經驗,互相汲取可用之智。
 
性教育──是從心出發的生命教育,除了生理層面的發展,還包括心理發展、社交發展、傳媒教育、自我形象、兩性價值觀等對成長的影響。當家長面對性教育仍然覺得羞於啟齒時,請先檢視自己如何理解,及以甚麼態度對待之。
 
「爸爸媽媽,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
家庭作為子女成長及發展的根源,在性教育上,父母擔當無可取代的角色。華人社會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父母希望子女能有正確的性知識,然而卻希望自己可以在此事上抽身。最大的理由是「唔識教」、「唔知點教」、「好尷尬」,所以往往很多時家長把教導子女性教育的責任交在學校身上,然而學校的性教育是否足夠,是否合適,家長卻對學校百分百信任,不聞不問。
 
「爸爸媽媽,可以告訴我您們的戀愛故事嗎?」
傅女士提醒各位父母在面對子女成長期中遇到性方面的挑戰時,要先認識青少年的性觀念,並且必須了解子女的性觀念受著甚麼因素影響。成長中的子女其實很渴望父母與他們分享過去成長的經歷,教導及指引他們如何面對轉變。然而很多父母因工作或尷尬而不自覺的把青少年子女往外推,任憑他們轉而在朋輩、傳媒及潮流中尋找答案。試問有多少青少年能抵抗那花花世界的誤導與引誘?要子女在成長過程中懂得選擇及保護自己,充足及正確的資訊當然不可或缺,父母的行為表現與態度更為重要。生命教育的成功秘訣就是良好、親密的夫婦及親子關係:親密的夫妻關係是子女學習兩性相處的最好榜樣;健康的家庭及親子關係是幫助他們建構自我價值與形象的最好基礎。當子女感到父母願意真正的關心、陪伴他們成長,他們便懂得如何正確地看待自己與他人。
 
爸爸媽媽們,你真的不能每天花三十分鐘關心子女的成長嗎?廿分鐘可以嗎?甚至只有十分鐘?哪怕只有丁點時間的關顧,卻已經能在子女的成長中起著教導的作用。子女是一生的產業,難道他們不比工作、金錢、進修、家務或娛樂重要嗎?孩子對生命的價值觀,是從你們身上學習得來的,你願意他們成為怎樣的孩子,你也要怎樣教導他們,身教勝於千言萬語。因此,傅女士鼓勵父母攻克己身,以身作則成為子女生命成長的領航員。
 
「爸爸媽媽,愛與激情是青春印記!」
作為子女生命的領航員,重要的是和他們走在同一步伐。當父母仍在討論子女最好在進入大學後才談戀愛時,「中學生不應談戀愛」這句句子在子女眼中可能已是天方夜譚。大家在期望不同的情況下討論愛情,父母顯然只會兵敗如山倒。曾經年輕的你和妳,也清楚知道要阻止年輕的子女談戀愛是困難的事,更容易令大家的關係觸礁。到底如何才可以輕輕鬆鬆令子女明白愛情與激情並不一定是青春的記號?
 
在與子女探討戀愛的課題前,請父母先問自己幾個問題:誰影響著你的戀愛觀及性觀念?今天你對社會所吹捧的性觀念又有多少認知?你與子女談論愛情時是根據哪一套價值觀為依歸?當整個社會的潮流文化都充斥著公式化的戀愛觀,甚或提倡兩性關係與戀愛、身體接觸及性不能分割時,每天不停的被這些以性刺激作賣點的資訊攻佔腦袋,年輕人很容易失守。對於這些在潮流文化所提倡的性觀念,作為父母的你們,自己是否已站立得穩?還是也被逐步同化而不自知?
 
傅女士提醒家長與子女談論戀愛課題前,先清楚自己的觀念與體會子女的需要。與其只是以「唔准」去回應子女談戀愛,倒不如教導子女思想自身價值,令他們明白自己的需要,預計可能會面對的挑戰,從而為自己訂立人生目標。在討論的過程中,引導孩子作多方面思考,了解選擇會為自己帶來的影響,然後才決定是否真的需要談戀愛。要令渴望擁有自主權的子女明白及願意聆聽父母的勸導,父母談話時的態度十分重要。若以高壓的姿態與他們談論只會引起子女反抗的心,反而坦誠開放地與子女分享自己過去的戀愛經驗,令他們知道父母都同樣經歷過這些煩惱和掙扎,他們會更願意讓父母陪伴他們成長,引導他們為自己的生命作出優質的選擇。
 
「爸爸媽媽,我只是看看罷,別擔心!」
當父母嘗試認清社會所吹捧的戀愛觀及性觀念時,便會發現「性」成了必然的內容,而媒體更喜愛以扭曲的性作為引人注目的手段。色情文化是當今父母需要抵擋的一大挑戰。
 
張先生指出過去曾有研究顯示色情資訊的出現或流行,不單影響個人對兩性的價值觀,更令接觸色情資訊的人的性觀念變得較開放,亦容易有性沉溺甚至出現性罪行的情況。很多時父母以為子女能夠接觸的色情資訊有限,卻不知道他們的子女可能已經閱覽無數遍那些資訊。互聯網的出現令色情資訊變得更加「有聲有色」,有如雨後春筍,無論你有心或無意探究,這些資訊總是把人重重包圍。年輕人正值青春期,對性感到好奇,可想而知他們要有多大的自控能力才能抵抗誘惑﹗色情資訊的洪流著實一點都不容易抵抗。
 
「爸爸媽媽,為甚麼社會及傳媒中充滿色情文化?」
色情工業,為人帶來情慾上的刺激,更為商人帶來鉅額收益。試問從事色情工業的人又怎會為著捍衛價值觀而放棄可觀的收入?千萬不要相信「隨便看看不會帶來很大影響」這話。好奇心一旦被撩動,而閱覽色情資訊的習慣一旦被建立,是沒有可能不受影響並全身而退的。作為父母,不要認為單憑一己之力不能對付色情資訊的泛濫,只要每人都為監控色情資訊多走一步,便能培養子女健康的價值觀。父母們,請善用監管色情資訊的條例,舉報那些荼毒子女價值觀的資訊。
 
父母與其日夜擔心子女所接觸的資訊,而要四出尋找可阻隔色情資訊入侵的方法,何不跨前一步,先從日常生活所接觸到的資訊與子女探討色情文化的影響協助他們建立獨立思考的能力,一同批判資訊中的不良意識。被扭曲的性觀念防不勝防,確立子女健康的性價值觀,比起協助他們戒除色情沉溺來得重要;培養他們辨別錯誤的性觀念、了解當中的文化對自己的影響、學懂自律與節制才能更有效抵擋日新月異的色情洪流。
 
「爸爸媽媽,今天我從傳媒學到的事!」
明刀明槍的色情資訊容易辨識,然而今天有更多媒體卻似無還有地散播性放縱的意識形態。以兩性相處作賣點的電影、電視節目、標榜「水嫰、透白、彈性」的美肌廣告、報章、雜誌、書籍、音樂、互聯網等都隨手可及,避無可避。廣告的語句、電影的「精句」(catch phrase)成功佔領青少年及成年人的腦袋,成為橫掃各年齡層的「口頭禪」」,當中的意識更是悄悄的把傳統的價值全部推倒。今天教導子女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時,你能否辨識傳媒如何講「性」?家長可能意識到有些節目「有問題」,但不知問題何在;即使知道問題所在,卻又不知該如何拆解,以至子女接觸這些資訊時有如海綿般不斷吸收背後的意識型態和價值觀,卻從未批判當中的道德價值。
 
分析及批判傳媒資訊
歐陽先生表示傳媒講「性」,不一定是直接裸露身體,而是透過圖像、文字、意識,用嘩眾取寵、斷章取義的手法表達,把扭曲放縱的兩性觀、戀愛觀、婚姻觀、性觀、個人價值觀等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個人的認知與道德判斷發展。家長面對傳媒的表達手法,不要視而不見,要以性教育的角度直接與孩子一同討論當中的問題,這些資訊的傳遞往往沒有任何的道德判斷,更甚變相鼓吹性放縱的生活與態度。家長必須學習認清傳媒傳遞資訊的手法,如:為問題定性(例如:物化女性);看穿背後錯誤的價值觀(例如:以揭秘的方式誇張報道藝人私生活的目的);指出並批判一些資訊傳遞的迷思與謬誤(例如:以頭版位置報道不同地域女性的身材);拆解似是而非的價值觀連繫(例如:將身材豐滿的女士與婚姻及幸福掛鈎)。
 
爸爸媽媽,「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
性教育,從來都不是口號,更不是單單與性行為有關的教育。性教育,是從根本出發並與生命不可分割的價值教育,是教導子女如何選擇並實踐優質生命的教育。盼望家長們珍惜親自教導子女的機會,成為他們生命中的領航人,引領他們在充滿歪曲的世代中,仍能在洪流中站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