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版 (燭光網絡 87期)

如果這世界沒有了智能手機,我會……

燭光網絡 87期 (p.22)
15/11/2012

筆者好奇想知道身邊的朋友,如果沒有了智能手機,他們的生活會變成怎樣,於是發了這段短訊給朋友:「如果這世界沒有了智能手機,你會……」結果收到5個回覆︰
 
朋友A:用簿記下朋友電話,或像小時候一樣把朋友的電話號碼通通背了
朋友B:改為看報紙、睇多好多書、多咗精神、多咗好多個人時間
朋友C:少咗溝通機會、跟朋友的聯絡會減少、放工唔駛收到電話
朋友D:更珍惜跟朋友見面和相處的時間、準時得多
朋友E:我仲有Whatsapp!(按:其實沒有了。)要回到古代寫信了!好
難識到女仔、唔知點約人

到了迫不得已時,我們才用智能手機「講電話」。平日都是用其他功能的,可一概以「捽芒」來綜合形容(包括短訊、電郵、遊戲、GPS地圖、電話簿、記事簿、相機、瀏覽器、時鐘、日曆、閱報、查字典,未能盡錄)。智能手機改變我們使用工具的習慣,將通訊、玩樂、網絡合而為一。它把我們緊扣網絡資訊,功能多樣化亦方便了生活。可是,這個手機文化同樣帶來一些陷阱,是須要注意的。
 

《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勢將捲土重來

燭光網絡 87期 (p.24)
15/11/2012

香港新一屆的政府官員與立法會議員的名單已塵埃落定,政府內部與立法會中支持同性戀運動議程的力量大增。行政會議召集人林煥光先生及行政會議成員胡紅玉女士是現任及前任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他們在任內均大力推動《性傾向歧視條例》的立法。早前林煥光在接受傳媒查詢時,表示會積極為同志爭取權益及推動《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1]
 
在立法會選舉前夕,支持「家庭價值議題」及支持「同性戀社運」的團體均向各立法會選舉候選人作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各區候選人都明顯地傾斜於同性戀社運一方。選舉結果更令人擔憂,支持「家庭價值議題」候選人差不多全軍覆沒,新一屆立法會中,泛民及建制派都有為數不少的議員表明會支持《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其中工黨議員何秀蘭女士更表示將調查市民對同性戀及立法的接受程度,並會提出動議辯論。在現階段表明對立法有保留的只有兩位議員。
 
新任立法會議員陳志全先生在當選後「出櫃」,向公眾承認自己的同性戀傾向,是本港首名公開同性戀傾向的政治人物。他表示,希望日後在議會中以非激進手段爭取同志權益、推動《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亦會主動連結議會內不同政黨中支持同志權益的議員,終極目標是推動香港同志婚姻合法化。[2]

手機程式 誰管得了?

燭光網絡 87期 (p.24)
15/11/2012

智能手機大行其道,很多青少年也擁有一部,而隨著智能手機普及化,相關的應用程式也應運而生,不少更是供免費下載的。然而,是否所有程式都適合青少年使用呢?我們便發現,原來不少程式都含有色情、暴力或賭博的內容。

以色情資訊為例,無論在蘋果平台的App Store,抑或Android平台的Google Play,手機使用者只要簡單輸入如「性」、「色情」等相關字詞,就能輕易找到不少含色情資訊的免費應用程式。其中一款程式即使未必包含真實圖片,但仍有大量有關亂倫、強姦的色情文字故事,內容淫褻,容易讓青少年建立錯誤的兩性價值觀。

現時,家長可以在家用電腦安裝過濾程式,以免子女接觸不良網站;但家長又可以怎樣杜絕智能手機中的不良應用程式呢?

原來目前兩種常用的手機平台,也能為應用程式作出篩選的。如在蘋果平台上,家長只要登入「一般」->「取用限制」後,就可以從(4、9、12或17歲)的級別中,替子女選取適合他們年齡的程式;如是Android平台的話,則要到Google Play的「設定」來作內容篩選(適合全年齡、少年、青少年或成人級),之後手機就能作出適當的過濾。

其實無論在蘋果或Android的應用程式,都有把應用程式按尺度評級分類。然而,這只是該平台的評級,有關本港的分類評級卻不知所終。

博彩資訊乏監管 免費馬報隨街派

燭光網絡 87期 (p.25)
15/11/2012

10月開始,市場上推出了一份全新的免費賭博資訊報章《快馬》,並每逢賽馬日在大部份的投注站場外和賽馬場地門口派發。有巿民來信本社投訴,稱有關刊物內容有大量賭博訊息,不適合青少年閱讀,更不應該派發給青少年。

一份以賭博資訊作為內容的免費報章,其禍害當然比一般收費報章或者馬經刊登賭博消息為甚。但根據現時香港法例,含有色情內容的刊物尚且有條例作出監管,但對於賭博內容,政府卻沒有監管,賭博資訊幾近可以用任何方式呈現給巿民,吸引人的眼目,使更多人參與賭博活動。

我們一直希望香港的賭博資訊可以有所規範,但民政事務局每次的回覆都以新聞自由和資訊為護航理由。我們質疑是否任何資訊都是有益無害,賭博明明就是對整個社會有負面影響的活動,政府既表示不鼓勵賭博,連進入投注站的年齡也定在18歲以上,就是要保護青少年成長,但為何賭博資訊就像缺堤一樣的不斷在社會湧現,而且是免費、垂手可得,情況令人咋舌。

隨著近年本港消費指數飆升,早前已有報章形容,今年9月的一億元獎金六合彩,實質購買力,也不及2003年頭獎最高金額的那七千多萬元,證明六合彩根本不再神奇,更多時只是虛幻的數字遊戲。既然如此,我們質疑政府為何仍不管理香港的博彩資訊,減少青少年,甚至香港整體巿民誤陷賭博的深淵之中?

真真假假的網絡遊戲世界

燭光網絡 87期 (p.25)
15/11/2012

2012年是遊戲界大豐收的一年。今年,不同類型的遊戲,包括射擊、角色扮演、運動、戰略等都推陳出新,傳統的類型加上網絡、高清電視、高速電腦,全部都突然變成網絡遊戲。遊戲生態亦因而改變,當中有幾點務必留意:
 
1.      網絡社交:大部份網絡遊戲加入即時社交元素,一起玩相同遊戲的人會在網絡相約時間開打,比較「專業」的甚至會有即時聯絡工具,互相溝通,講求戰略。這些朋友及後甚至成為「戰友」,也有機會現身。青少年透過遊戲認識「戰友」,到「真人」現身時,特別一見如故,但遊戲世界,來自三山五嶽,見面時要格外留神。
 
2.      高清電視:當網絡遊戲所繪畫的世界真實得和現實世界一樣時,令遊戲者容易過份投入其中。舉些例子,有人會因為自己支持的球隊,在球賽中打輸波,於是在網絡上開足球遊戲,模擬兩隊陣營,自己重新操控,改寫賽果,以求「平衡心理」;又有人平時很乖,在現實世界中不敢頑皮放肆,於是在黑社會射擊遊戲,又扮無間道又扮黑社會;同時,有不少害怕被欺騙感情的人,會投入「育成」遊戲中,幻想與不同的人拍拖,經歷戀愛。這些不同程度的「投入」有時會令人與真實世界抽離,甚至有人喜愛遊戲世界比真實世界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