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位愈大責任愈大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 |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 |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 |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 |
《移風易俗的同性戀運動——當前宗教及言論自由所面對的最大挑戰》是一本有關同性戀運動如何改變美國民風的翻譯作品,初版面世已有16年,回望香港過去近二十年的轉變,只覺得似曾相識。
因應終審法院的裁決,政府向立法會提交《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建議透過立法方式讓在海外註冊的同性伴侶,可以在新設立的機制下登記,在法律框架內承認其同性伴侶關係。終審法院過去多年以來的裁決自相矛盾,一方面強調香港並沒有憲制責任承認同性婚姻,以及海外註冊的同性婚姻,但法院卻一步一步將一些原本只屬於香港現行婚姻制度下有關異性配偶的權利和福利,包括合併報稅、公務員配偶福利、以配偶身份申請公屋、居屋和享有《無遺囑者遺產條例》保障等,給予在海外註冊而香港並不承認的同性伴侶關係,政府在沒有廣泛諮詢之下,貿然提出了的登記制度,在立法會引起很大的迴響,多個主要政黨和不少議員都反對,通過機會很微,但我們期望政府不會不了了之。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 |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 |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 |
母校中國神學研究院成立轉眼50週年,中神成立之初,由於當時的副院長張子華牧師經常來我教會講道,因而認識了中神,之後中神首屆畢業生羅德麟成為我們的堂主任,他的釋經講道、門徒訓練和有條理的教會行政管理,令作為青年團契職員的我大開眼界,之後許多中神同學如余妙雲、陳慈美、王利民和陳劍光等等來我教會實習,他們的恩賜、生命和才幹令人十分之欣賞,覺得中神是一間臥虎藏龍的神學院。機緣巧合,仍在浸會唸中文系的我,被導師邀請為中神幾個不熟悉中文的海外華人同學、以及一個略懂中文的外國學生補習中文,於是中神的飯堂便成了我經常出沒,吃完晚飯後開始補習初中中文的地方,在相處的當中感受到中神的師生十分親切。
創業難、守業更難,所謂富不過三代,不少曾經盛極一時的名牌或老字號早已經灰飛煙滅,感恩的是香港不少宗派、堂會和機構卻能夠歷久不衰,雖然經歷過去幾十年、甚至過百年的風風雨雨,包括兩次世界大戰、政治和經濟的多次動盪,仍然屹立不倒,實在是神的恩典。剛剛參加完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的110周年會慶,為神在過去一百多年守護和扶持香港的眾教會而感恩,而華聯會有不少工作都是值得肯定的,例如開辦老人院、聯合佈道和扶貧等工作。不過,聯會的隱憂也是十分明顯的。
首先,長期以來,莫說聯會的執董不少都是退休牧師或資深信徒,連每年春秋兩季出席會員堂代表大會的各堂會代表都有一定的年紀,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可想而知聯會的運作與年輕一代的距離恐怕只會愈來愈遠!近年青少年一代的信徒不斷減少雖然與社會環境的變遷有相當大的關係,但教會決策的高齡化亦有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