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索引標籤
愈快樂愈寂寞 AI締造的色情
在人工智能開始廣泛應用之前,色情文化早已經由網絡傳播至世界各地,色情資訊滲入了不同的角落。基本上任何年紀的人上網隨便搜尋,就已經能夠輕易地接觸到色情資訊,而這就是一個色情資訊氾濫的時代。
「可以躺的話,不會坐」之「躺平熱」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從來都是現今世代普遍人所談及的真實且寫實的論調。若然在公開場合指出,這是一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社會,相信大概不會有人質疑這句說話,它像是一個從古至今都不曾改變的道理。如果以現今的處境來說,就是人若不突顯自己的特點,不努力爭取,必然無法再在社會上立足,因為若要生存,就必須與他人競爭。
從台灣#MeToo運動看網絡媒體的禁聲現象
自從Netflix將台灣劇集《人選之人——造浪者》上架後,台灣社會引發一連串的#MeToo事件,不同界別的人士紛紛公開以往被性侵或性騷擾的經歷,從政界到演藝界都無一倖免。
流行文化中的錯誤性觀念
網絡上的資訊非常之多,而當中的色情資訊、串流平台上多不勝數的劇集和片段,都衝擊著我們的價值觀。然而,只要相關的資訊內容不涉及違法行為,它的傳遞便不會受到阻隔,更可能成為流行文化的一部份,擴散至全球所有資訊流通的國家和地區。而價值觀的傳遞在大部份情況下都不涉及違法的事情,價值觀會透過流行文化將訊息傳遞給受眾。
多媒體網絡年代對教養孩童的挑戰
即使我們無法不面對網絡的時代,也被迫要適應在這個時代下所產生出來的現象。網絡時代的模式亦不斷地轉變,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特質,這對孩童或青少年都會帶來一定的影響。
AI與色情:身體、他者、「人」的缺席
在人工智能開始廣泛應用之前,色情文化已經由網絡傳播至世界各地,色情資訊滲入不同的角落。基本上任何年紀的人上網隨便搜尋,就已經能夠輕易地接觸到色情資訊,而這就是一個色情資訊氾濫的時代。
政治正確摧毀了創作?
隨著自由主義不斷發展,社會追求開放、人權以及創新,以致不少弱勢社群的地位開始提升。以往被歧視,很少發言機會的群體都可以相繼發聲或提出指控,例如2017年的「#Metoo」運動便是指控一些人的性侵行為,後來不少人透過在社交媒體以標籤「#Metoo」來表示自己曾經被性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