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友善
教會是否真正家庭友善?
教會重視婚姻與家庭,因為這是上帝為人設立的,讓人可以在被保護和被祝福的環境下生活的一個安全網,無論一個人有沒有結婚,但由父母所建立的家庭,仍然是大部份人賴以健康成長的安樂窩和可以遮風擋雨的避難所。因此,努力營造一個對家庭友善的職場環境和教會生態,是教會群體應有之義,而且應該做得比沒有信仰的群體更多和更好,這才是活出信仰的生命和見證的應有表現。
在家辦公
![]() |
家庭友善/外判政策?
近年我們常常聽到「家庭友善政策」一詞,比較實際的例子可能是提供男士侍產假,婚姻假,子女托管,彈性上班時間等等,彷彿都是為會結婚或有子女的男女提供一系列的福利。不過,這種以「家庭友善」為名的政策,背後其實在建構一套怎樣的家庭觀念?
誰來幫助貨櫃碼頭的工人?
香港的僱主對工人的剝削,是由「賺到盡」的心態及行為開始的。
當香港巿民淪為商家生產商品和服務的機器之後,一切都變質。這幾天,貨櫃碼頭工潮讓全港巿民知道兩件事:1. 香港有很多工人,而且工人的待遇很差,這包括他們的人工和福利;2. 香港有很多人,知道有人在水深火熱中之後,會拔刀相助。
家庭友善──共創官商民三贏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社會工作學系與香港亞太研究所合作進行了一項電話民意 調查,名為「香港全職人士工作與家庭平衡」探討香港全職人士的工作與家庭的平衡狀況,共成功訪問了1,002位18歲或以上 的全職人士,調查結果顯示:
家庭友善──共創官商民三贏
總結:如何對家庭「友善」一點
對家庭「友善」,何等困難!
在「家庭友善政策初探」研討會,筆者作為大會主席,與各位講者從不同的向度探討「家庭友善」政策。當日,無論是講員、嘉賓、參與者及筆者最常聽見的就是:「推行家庭友善政策——很困難」!
婦女政策:如何提高婦女受到的保障
摘要
現時香港的政府官員、社區領袖、工商機構的管理階層中,不乏女性的參與,而經過社會各界多年來的爭取,婦女亦較以往獲得較多的法律保障。然而,面對雙職婦女不斷增加,以及社會環境的轉變,有必要提高婦女受到的保障,如增設托兒服務、男士侍產假等家庭友善政策,同時,提升政府部門對性別觀點的認識,令婦女得到合適的保障。
前言
源於家庭,亦由家庭延伸─家庭友善政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