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ACG)

明光社與同人漫畫的前因後果

歐陽家和
明光社項目主任 (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20/03/2014

明光社無厘頭地跟同人漫畫創作的朋友們「交手」已經有兩年了。同人漫畫是由一群愛好漫畫創作的人士出品的非商業漫畫。他們會定期舉辦一些聚會發佈作品,並與其他漫畫愛好者交流,而Comic World漫畫節(CW)便是其中一個。
 

漫畫不單是童年回憶!

吳庭亮博士
信義會新生堂傳道 (前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研究主任)
17/09/2013

漫畫陪伴不少人度過他們的童年,帶來歡樂和美好的童年回憶,特別在沒有電視和互聯網的年代,一本漫畫書可以在無數兒童的手中傳閱。時至今天,漫畫仍是令不少兒童和青少年廢寢忘食的摯愛,也成為部份成人的「心頭好」。在電子時代,漫畫更容易拍成動畫,加上互聯網大大增加傳遞的速度和廣度,使動漫更普及到不同的年齡層。

動漫節許願

馮國強
明光社牧養主任
10/08/2007

又是一年一度的香港動漫節。一貫的迫爆擠擁和清晨排隊、年銷攤位格調展位、外加性感卡通造型少女並奪目蜘蛛俠,在連內地漫畫也於次日賣斷市的蜂擁熱辣下,共創炎熱高溫下之港式潮流漫畫大買賣。商業、潮流、熱辣、傳媒、年青人,相對於香港書展的知性和閱讀味,動漫節或更接近香港的城市性格和庶民節拍——青少年人尤然。

漫畫論壇 生命裏的陽光

吳永康 
明光社研究幹事
30/07/2001

年少成長時自我形象未得到肯定,對生活上遇到的挫敗、不被同輩接納等問題會特別敏感,讀者成長時或許也曾自憐,渴望有同路人的體諒,及認同自已的感受。很可惜同路人通常不會是老師及父母,經歷過戰後窮困的上一代常會說今日的新一代「不識愁滋味」為了小事長嗟短歎,認為這是要不得。父母長輩常否定少年人的愁之餘,更會語重心長加上一句,經歷人生「真正」的愁時只會「欲語還休」!

黑社會漫畫

漫畫論壇
洪子雲
明光社項目主任(研究)
30/07/2002

在十多年前,香港的漫畫大多都是一些武俠打鬥的漫畫,例如龍虎門、中華英雄等,但近來卻出版了一些以黑社會為背景的所為江湖漫畫,而且越出越多,可見於香港有一定的銷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