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業的夢想

29/02/2024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樓市全撤辣  按市况定推地量  陳茂波:住宅供求趨平衡可由市場調節  本研憂礙小市民置業

  (明報.29-2-2024)
 

樓價持續下跌當然令身為業主,特別是有意出售物業的業主不滿及憂慮,但當香港的樓價對絕大部份想首次置業的家庭來說仍然是高不可攀的時候,政府決定全面撤辣,反映政府對房屋問題的政策始終搖擺不定,完全無法貫徹執行,希望不會再重演當年因為樓價大跌,出現大量負資產的時候,政府決定取消售賣居屋、以及沒有再積極儲備土地,令房屋供應大幅減少,之後持續多年供不應求,樓價再次大幅攀升,導致樓價雖然極不合理、完全脫離市民的負擔能力,卻又不能讓它大幅回落,以免引起更大社會動盪的兩難局面和畸形現象。歸根究柢,政府不擺脫過度依賴房地產、以及只將房屋當作商品的思維,安居樂業對於許多市民和青年人來說仍然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要令小市民可以安居,必須將房屋定位為民生必需品而不是純粹商品,務必令經濟能力不同的市民都可以擁有適合的居所,例如公屋和居屋是最基本的住屋保障,而在私人樓宇的買賣,本港居民首次置業或純粹因家庭情況轉變而樓換樓,應盡量減低稅項。而非本港居民、多於一間樓宇的業主、以及豪宅的市場須繳付較高稅項是合情合理的,今次財政預算沒有向公屋居民派糖也是合理的,因為對於能夠入住公屋與仍在遙遙無期地輪候、或者入息略超過限額的市民來說,在租金的負擔上可以說是身處兩個世界,未來的資源投放和房屋策略應更多考慮這兩類市民的需要。當房屋供應穩定,樓價從高位回落至一般市民可負擔水平是無可避免的趨勢,不過,政府的政策若搖擺不定,對考慮置業的人士來說並不公平,長遠的政策和目標清晰及連貫,市民才能評估自己是否適合置業,以及為自己的置業決定承擔責任,能否安居樂業是一個社會是否公平的基本要素。

回到:每週社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