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偽裝的情感

26/10/2023

《愛國主義教育法》通過明年起實施

  (星島日報.25-10-2023)

2023施政報告|政府明年內為《基本法》23條立法 設「弘揚中華文化辦」

  (明報.25-10-2023)
 

對不同國家的國民來說,愛國都是十分自然的事,正如愛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一樣,其實毋須特別去教導和提醒,人也會自然有親疏有別的態度,因為每個人的時間、心力和資源畢竟有限,因此,自然會將更多的心力放在和自己關係較為密切的人身上,將僅有的資源與他們一同分享,但我們也不會無緣無故排斥和仇視與自己不大熟悉、甚至是陌生的人。人是感情的動物,很自然對自己經常居住和生活的地方、環境、習慣、音樂、文化、文字……有親切感、有獨特別的感情。若果一個人十分討厭自己經常接觸的家人、朋友、同學、同事或鄰里的話,通常都是彼此之間有一些矛盾和衝突,或者對方曾經做過一些令自己很難受、甚至對自己的身心靈造成嚴重傷害的事,愛本來就是用心去感受、用行動去表達比起用教育的方式能令人體會更深的事。

當國家愛護人民、尊重人民、造福人民,人民自然就會愛國,正如子女會愛父母、學生會愛師長一樣,只要子女感受到父母的關懷備至、學生感受到老師的循循善誘,自然就會愛他們,否則更多的母親節、父親節和敬師節也不會改變大家對父母和師長的觀感,甚至只會反感。此外,必須留心的是一些本來應該是十分自然、天經地義的事一旦變成「主義」便容易異化,正如一些宗教的教條若變成教條主義,便會出現死守字面或表面的意思,而忘記了事件本質的情況,就像法利賽人死守安息日的教條一樣,將安息日的規條凌駕了人的需要,甚至掩蓋了我們的同情心和同理心,變得十分僵化。愛國是自然的事,也是一個國民應有之義,但不能成為教條主義式的教育,更不能成為只問愛國與否,不問青紅皂白、盲目的洗腦教育。

當然,香港學生最需要的愛國教育,其實是認識國家的真貌,包括歷史、文化和當前的發展,香港的學生對中國的文化和歷史接觸得太少了,一個沒有歷史感的人就像沒有根的浮萍,作為城市人我們已經沒有了故鄉和家族及同鄉的情誼,培養對壯麗河山和民族文化的認識十分重要,日本和韓國都是十分現代化的國家,但她們在民間保存的文化特色也不少,值得我們欣賞和學習。中國在很多科技和建設上的發展過去二十年的確有長足的進步,值得自豪,香港人不能再停留在自我感覺良好的年代,國內在很多事上都已超越了香港,大家對國情的認識不應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印象,作為一個真正的愛國者,雖然國家並非事事令人滿意,但應該為國家的進步和國民生活的改善而驕傲和感恩。願國家在各方面,包括國民生活、社會建設、民主和人權的發展、對全人類文明和國際和平的貢獻等等,都能與時並進。

回到:每週社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