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3.0 @ 80、90後——互聯網與青少年的互動與起動

── 2011年「80傳說」研討會
莫乃光先生   |   香港互聯網協會 會長 ● 整理:盧翠婷、吳慧華、陳永浩
15/10/2011

摘要
香港互聯網協會會長莫乃光先生以「Web 3.0」為出發點,指出80、90後這一班「數碼原居民」的學習模式與以往接受「填鴨式教育」的不同,他們習慣網絡世界那種互動的形式,甚至有人極端地認為學校無法教育他們,他們是從遊戲中學習。不少人是透過Facebook等社交網站互通消息及看法,甚至以Facebook、YouTube及Twitter等新媒體作為社運的工具。對於如何牧養這一班習慣於網上分享的年青人的問題,教會可能要先明白現時網絡文化的背景,從而接納他們獨有的文化和表達方式。
 
引言
要談Web 3.0和80、90後青少年利用互聯網的互動與起動之前,我們可能要先認識何謂「Web 2.0」。Web 2.0可以說是一種「馬後炮」式的東西,並非單純因為科技的進步而命名的。大約在2003、04年,文化界和出版界的人士發現互聯網的使用和文化已經與以往的上網方式有所不同,而創造了Web 2.0這新詞,由於出現Web 2.0這辭彙,才追溯前一代為Web 1.0。
 
若與之比較的話,「Web 1.0」大概由香港開始有互聯網供應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簡稱為ISP)提供上網服務時開始,約在95至97年間興起,當時主要的方式,是透過電話撥號(即使用Modem)上網,速度由早期的28.8Kbps到後期的56Kbps。互聯網在那時開始興起,人們開始發展電子商貿,也引起了科網投資的熱潮,直至2000年4月,科網泡沫爆破為止。
 
當我們提及Web 1.0時,我們多會用電子商貿、或是資訊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 Highway)來形容互聯網的發展。Information Super Highway除了表示速度很快,在其發展的周遭,也有很多其他的資訊。不過,用網絡超級市場(Supermarket)來形容更適合。當讀者在網上搜尋時,看見甚麼合適或喜歡的資料便隨便瀏覽和下載,就如顧客到超級市場從貨架上取貨一樣,只是整個概念是由取物變成取資料,貨架(網頁資料)是由理貨員(網站管理員,Website Administrator)提供,上網使用者只是顧客,不會自己去增加貨架上的貨品。
 
Web 2.0與Web 1.0的取物概念是完全不同的。在Web 2.0的網絡文化中,網上最主要的內容是由用戶創作和製作的。在Web 1.0時代,人們會以為「誰擁有網上的內容,誰便會發大達」,做生意的便可賺大錢,因為當你有資訊在手,顧客願意付錢去買他們想要看的內容。但在Web 2.0文化上,原來這些網站提供的內容,卻並非是用戶最喜歡看的。反之,用戶更有興趣看的例如是YouTube、Facebook等由其他網民主動上載的影片、相片和內容,這亦造就了Web 2.0世代的出現。其實在Facebook興起之前,Web 2.0的文化在其他早期的分享網站,如Flickr(一個著名的相片分享網站)等已很受網民歡迎。由此可見,最有價值、最多用戶瀏覽的,已經不是傳統上那些從上而下、大型媒體機構主導內容的舊聞又或者是報紙新聞網站,而是由個別用戶自己提供的內容。事實上每一日YouTube短片的瀏覽量加起來,總數比瀏覽《蘋果日報》、《南華早報》、TVB.com等傳統媒體網站的人數還要多。[1]
 
雖然,Web 1.0和Web 2.0都有互動性的元素,但無疑Web 2.0的互動是更強的,使用者在分享網站,同時也成了發放資訊的用戶,由下而上,而且Web 2.0比Web 1.0更重視彼此的分享。相比之下,在Web 1.0時代,提供網頁資訊的目的,主要不是為了彼此分享,而是為了賣東西給用戶賺錢;Web 2.0時,用戶在網上發放的內容主要是為了與人分享,非以賺錢為目的。這種分享的文化,除體現了資訊免費外,也相當重視言論表達的自由。
 
Web 2.0的體驗最初是從YouTube等分享網站來的,其後才發展到大家熟悉的社交網絡。其實,有人已經認為社交網絡是更進一步的東西(甚至已是「Web 2.1」的新世代),比Web 2.0多了「朋友關係」這一特點,而且這更是相向互動的朋友關係。比如Facebook裡,你可以看見朋友的資料,朋友同樣可以看見你的資料,彼此更可有不同層面的交流,甚至約會出外見面。不過,Web 2.0網站中,也有保留了單向朋友關係的例子,如Twitter就可以設定只有用家跟隨/訂閱(Follow)某人的訊息,但那人未必會Follow你。
 
「全天候」的Web 3.0
在目前為止,網絡界其實還未對「Web 3.0」有相當清楚的定義。這詞彙之所以出現,是因應大家談及未來流動網絡發展的情況或預測未來網絡發展時創造出來的詞彙。雖然現在談Web 3.0仍然言之過早,但是據估計,將來的Web 3.0必然會有「全天候」的意思,即人們可以隨時隨地上網。除了時時上網外,另外就是「物聯網」的形成:這裡的「物」並非指一般理解的「物流」,而是Internet of Things,即是所有事物都直接接駁至互聯網,用以操作、應用,以及方便監察、掌握情況。比如說,我們所配戴的眼鏡可連上互聯網,一眼望見,毋須電腦亦可瀏覽最新消息和新聞。又如,心臟可放置起搏器、身體可放置感應器,這樣便可以將配戴者的健康狀況上傳至中央系統。[2]
 
最後,Web 3.0已開始由「Web」的應用轉為「Apps」的應用,比如說我們的手機、Ipad等已經成了Apps的主流平台。另外亦有網絡雲端發展(Cloud Computing),用家的很多資料都不必再放在個人的電腦裡,而是放在中央系統處理和操作。
 
數碼原住民的8090
在討論了現今網絡發展後,我們要看看自身的情況。相對於我們,現時或將來成長的年青人,其實一出生便接觸數碼科技,是「數碼原居民」(Digital Natives)。現今的小孩,在18個月甚至在更小的年齡已開始學習電腦。相比之下,他們的上一代是大約要到18、20歲才開始接觸電腦,現時有些父母為了方便辦理自己的事務,不用抽空照顧嬰兒,便在小孩仍然要坐著嬰兒車的時候,已讓他們拿著Ipad玩耍,基本上,這些小孩還沒學會寫字,便已接觸電腦。所以年青人應用電腦的能力,是從小建立而成的,他們不單懂得如何使用技術,也有獨特的文化——並非只著重「死記」資料,而是如何「找尋」資料,甚至是如何「分析」那些資料真假的批判性。
 
對這班「數碼原居民」學生來說,那些「數碼新移民」老師(即是由傳統世界轉而使用互聯網的人)是不太明白他們獨特的學習模式的。學生或會認為:他們的閱讀能力是從遊戲中學會,而不是從學校中學懂的。
 
事實上數碼原居民亦的確多從網上獲取資訊,若簡單地回顧一下人們接收資訊的摸式,就會發現:在200多年前,人們要「收料」,主要是去市集閒聊(Gossip)。之後有報刊媒介的出現,令大家有了另一個獲取資訊的渠道,帶來的影響也是巨大的。自80、90年代開始,愈來愈多人從電子傳媒、電視、Websites找尋資訊;時至今日,網上資料和互動分享則成了獲取資訊的主流(參圖一)。[3]
 
明光社

圖一:不同年代中,人類接觸資訊的分別。由圖中所見,人們接觸資訊,由早期社會的「互相通傳」,到後來興起傳媒,再到網上資訊和互動資訊等,是不斷變更的。[4]
 
認識新媒體
有關今天大家都關注的「新媒體」發展,我們要明白諸如YouTube這類網站,其實是先於社交網絡興起,起初用戶在互聯網上,只是想分享一下內容,或利用這些媒體去將自己的短片放上網。後來的發展則成為不單純粹分享,也會透過一些「惡搞」片段去達想法,又或是一些社會運動的目的,例如早期YouTube就有以歌曲Sound of Silence配上六四去表達創作人對六四的意見。有時,更會出現欺凌或起底等行為,例如趙小姐的罵人一出現在YouTube,最後被人指責和起底,說她是霸道的港女等就時有發生了。[5]
 
目前香港最傳統及最流行的討論渠道是Forum(討論區),當中有Discuss、Uwants等。這兩個Forum有很多內容分類,(當然亦包括色情內容),亦有不少具爭論性事項熱烈討論。另一個有更強本地網絡文化的討論區便是高登討論區網站。「高登」是比較特別的,因為它而形成了一種文化,如在討論區留言,或時常參與的,會被稱為「高登巴打」(巴打即為Brother,「兄弟」的英文音譯),那群「巴打」會聯群結黨在網上有很多行動,包括對某些網民起底和攻擊等。高登討論區上有會有不同的「潮文」,即是用冷嘲熱諷(廣東話稱為:抵死)的方法去評論時事(當然有時會包含很多粗口在內)。高登討論區發展至今,已經不只是一個網絡平台般簡單,而當中的內容也會過渡到其他平台中,藉著YouTube、Facebook,甚至在傳統媒體中一直擴散開去。
 
Facebook則是一個近年相當「熱爆」的社交網站。據網站統計,現時在香港已有400萬個Facebook用戶。當然,這不表示有400萬名獨立人士在Facebook開了戶口,因為有不少人會開兩個或多個Facebook戶口的。此外,近年來也多了不少為「篤數」而開設的假戶口。一些以公司或機構名義在Facebook開的專頁,想有更多人「Like」其專頁,有些小公司便會接這些生意,利用假戶口「Like」僱主的專頁。但假戶口亦要假得逼真,故「假人」之間便會互相成為朋友。
 
在Facebook帶動的網絡文化中,「Like」或「Comment」的概念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在網上分享言論,都喜歡看看有多少人「Like」或「Comment」,用來證明自己的訊息受歡迎和人氣旺盛。在Facebook開始時,有很多人是旨在Facebook上玩各類的Games,用以消磨時間。但近年Facebook的使用趨勢,是用作大家分享意見或是提供一些新聞網的Link來互通消息,其實這是一個很好反映媒體訊息傳播方式的轉變。試想想:當發生了一件大事、或是一件大新聞時,你在哪兒最先聽到或看見?對於年紀大一點的來說,譬如甘迺迪總統被刺這些大新聞,多是從電視、報紙或是其他傳統媒界中得知的。但在今時今日,很多大新聞或是突發事件,比如日本福島地震,又或是奧巴馬宣佈拉登被美國殺死,愈來愈多人則會說:他們是從互聯網上得知的。他們可能是通過社交網站中,朋友所給的一條Link中,看到有關新聞和消息。在有些情況下,Twitter所發放的消息,可能比很多新聞媒體還來得快。
 
以香港的情況而言,Twitter沒有像Facebook般流行。它是微博(Micro-Blog)的初期版本,由一家美國公司發明。開始時是以英文為主,其特色是所有訊息以140個字母為限。相對於香港,微博在中國流行得多。這是因為Twitter和Facebook兩者都不能進入中國的網絡,中國民眾要「翻牆」(破除網絡封鎖)才能使用,有時候亦不甚穩定。所以取而代之的,內地很多網民都用微博作溝通之用,而與140個英文字母相比,140個中文字可以表達更多:因為要以140個英文字母表達意見,其實難度是較高的,一個訊息,往往要分開幾段twitter來表達,閱讀的人也未必會「有心機」同時看完幾段文字。結果,很多人在Twitter都需要用很多簡寫來減省一些字母,以致勉強地才能利用140個字母去表達意思。可是以中文打訊息,140個字足以創作一篇短文,表達方便得多。在中國,甚至有公司專為客人在微博戶口增加「粉絲」(Fans)的數目:如有人想在微博中有更多「粉絲」,也可以給錢一些公司,他們便會幫助你增加人氣和捧場客。
 
互動與用戶創作
維基百科是另一個闡明互動與用戶創作的好例子。它是近十年來一個很重要獲取資料和知識的工具,雖然很多人會質疑當中的資料是否準確,但最初設計維基百科的數十位教授則認為,與其將知識像《大英百科全書》般,放在圖書館的角落裡沒人理會,可能十年也出不了一個新版本,倒不如開設一個網上的百科全書平台,任人將資料放上網頁,甚至不去管其對錯和真偽。他們的理念是:即使上載的資料是錯誤的,也會很快有另一位用家修改。而在實際使用中,對於一些多人翻查的欄目,當中的錯失,的確是比較快便被人修正的,但對於較小人翻查的欄目,待人修正的時間便會久一點,但無論如何,維基百科當中一般資料都是沒有問題的。
 
維基百科的理念是:內容自由,任何人,不需有任何學位,都可以參與,亦有多種語言的百科全書合作計劃。當然維基百科亦有一些規矩,例如不容許為商店賣廣告:若然上載的資料太像廣告,當有人舉報,調查證實後便會被刪除。對於資料來源被質疑,資料錯誤、失實,有欠中肯等,都會有相應的管理。
 
除了維基百科,香港也出現了很多公民記者的平台,例如已經運作了多年的「香港獨立媒體」,早期就是由一些網民在網頁寫一些評論或是自己意見的文章開始。有很多活躍於此網頁的人士,亦是香港近幾年搞社運的中堅分子,所以這平台慢慢發展為香港80、90後,尤其是搞社運的人發聲的地方。
 
新媒體與社運
在香港,要讓大家知道事件的發展,Facebook或其他社交網站也可成為發起「社運」的工具。以高鐵事件為例,在這次事件發生時,新媒體討論區就發揮了很大作用。與高鐵事件有關的Facebook群組已有500個,當中大部份是反高鐵的,只是小部份贊成或是支持。有些議員的助理甚至收集並整合網上的問題,然後在立法會中以「拉布」形式發問以拖延表決。而在最後的衝擊行動中,亦有人是利用Twitter、短訊等把消息告訴他人,將訊息傳達出去。
 
而在這事件後,香港政府亦試圖更多利用社交網絡去接觸年青人,例如特首有Facebook,也會把一些短片上載YouTube。相信這亦是教會或機構可以考慮的方法。
 
 
回應「8090後基督徒的社關及價值觀調查2011
根據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今年進行的「80、90後基督徒的社關及價值觀調查2011」顯示,很多80、90後信徒對民主、人權、公義都「Like」,即是他們都支持這些理念,但是其社會參與程度卻是低的。這會否反映他們對這些概念沒有太多認識?又或是他們感到無力,於是只好抱著旁觀者的心態?對於其他價值觀,例如家庭價值,他們都說重視,但會否如之前一樣,不太理解,又或者覺得「我當然會這樣回答啦」?這或許受Facebook文化的影響,便是他們容易表態,卻不會深究的。大家都希望建立一個群組讓很多人「Like」,為了吸引他人入組,便要編寫一些很特別的字句,用較煽情的方法寫出來。況且「Like」只是一種表態,在實際生活中,真正與他人討論和行動其實是很少的。例如有些人在Facebook,說某些人是右派基督徒、宗教右派。這些所謂宗教左派所提出的東西,其實也值得我們去儆醒和反省。另外,亦有提到教會對社會的關注是否足夠,例如:教牧應否參加社關等問題,就要多加思想。
 
結語
面對喜愛社交網站的80、90後年青人,Facebook可以是認識他們的一個途徑。有傳道人分享對Facebook的看法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他曾經在Facebook分享一些事工,弟兄姊妹看了以後,生命受到很大影響,那時他認為Facebook很好。但當他嘗試處理弟兄姊妹在Facebook發放一些奇怪的信仰觀念時,便感到困難。因為如果以一個傳道人的身分,在Facebook上糾正他的說法,人們就會覺得:「你為何這麼認真?只是Facebook而已。」但若你不回應,又會有其他人「Like」他,不斷去看,需要善後的工作可能更麻煩。又或是有些人可能在教會裡面因為某些紀律問題,或是態度不好,教會平時不太讓他發言,他們就會用Facebook說很多話,甚至「爆大鑊」或是攻擊他人和教會,但身為牧者又不可以阻止他們,因這是他們的自由,他們的空間。要通過Facebook牧養,有好處,卻也會遇到很多問題。
 
筆者完全同意這位牧者的分享,教會有時候可能會覺得敏感,難以處理信仰上的一些不正確的想法或是訊息。而當牧者去澄清或刪除一些內容時,會引來會眾的不滿。但牧者仍然要注意,若有一些不正確或是一些自己不贊成的想法在自己的「Page」出現,要作出選擇,有哪些真的不用理會,又有那些必須處理。不過,即使難以處理,正面一點地想,至少牧者可以看到哪些會造成不正確的思想或言論,了解他們的羊發生甚麼事。


 
[1]  另外,根據Allot Communications發表的手機趨勢報告(Mobile Trends Report)顯示,單在2011年的上半年中,行動裝置的網路流量就增加了77%,而YouTube在總流量中就已佔了22%。參數位時代網站:《行動網路傳輸量YouTube佔了22%》。
     http://www.bnext.com.tw/focus/view/cid/103/id/19503。
[2]  參國研網《物聯網:下一場的訊息技術革命》。http://218.246.21.135:81/gate/big5/misc.drcnet.com.cn/Subject/subjectIndex.aspx?chnId=4638。
[5] 有關的片段雖已被原上載者刪除,但已在網上廣為傳播。以下為一則對事件的評論報導。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rkTBOSzQLw&feature=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