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飄搖的傳媒行業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
08/05/2014

繼《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被斬之後,未出版的《香港晨報》又有高層被伏擊。雖然仍未知道動機,但兩宗事件已令到整個行業陷入危急的時機,特別是印刷傳媒,面對多方面挑戰:互聯網媒體享有時間上的優勢,可以比傳統媒體更快發佈新聞;此外,報紙紙價上升,其銷售量和廣告又遭免費報瓜分,收益不斷減少;部份經常反對政府言論的傳媒,近日更高調表示被抽廣告。新聞自由表面上未死,卻在慢慢遭「陰乾」。

網上新聞發佈仍未及完善

近月的新聞均顯示整個行業趨向網上業務發展,先有本港兩大報業集團宣佈轉戰互聯網;有報章更以全份報紙電子版網上免費無限次閱讀作招徠,天天在報章中宣傳其新手機程式,以提升其點擊率和使用率。而其網站亦在內容上不斷增加即時更新的資訊。環顧現時各傳媒,大部份均有在facebook設立自己的專頁,將新聞、最新動態,以及一些副刊內容,按時放在網上,供網民轉傳。
 
不過,由於報業集團並沒有額外增加資源,專門及有系統設立具規模的部門,以專責處理網上新聞,因此這些網上的資料質素往住成疑,消息淪為互相抄襲。有時甚至出現情況如記者會未開始,記者為了交「即時新聞」就將新聞稿直接「搬字過紙」,結果新聞的主調變相就被記者會主辦單位操控了。

操控新聞流程 名目層出不窮

更甚情況是記者會被消息來源左右,有關人士會先向記者提供一堆背景資料,給他們作為參考,但事實上所謂的背景資料都是有傾向性的,有時甚至是以偏概全。當記者一不小心全部照用,就等於替該消息來源所屬機構做免費宣傳。若再過幾天才再作細緻分析,即使發現被騙了,議題卻已被定調,根本難以改正過來。
 
有時,政府為了操控新聞流程,在出現重大負面新聞當天,就一連發放數個其他重要消息和政策改動,令記者難以分身採訪,採訪主任只能依靠電視台的記者會直播了解事件。但問題是往往有經驗的記者都「坐房」(在報館內收料),而年資較淺的記者就會向外出勤做記者會。由於年資尚短,他們較難把握機會向官員提問,亦難以一時間消化內容,並在記者席上作出質詢。最後記者會的資料盡都是政府預備的論述,但反對的聲音,若沒有人提出就根本就沒有機會呈現;有時即使有人提出,編輯也可以用沒有版位或與新聞角度不符等理由而不刊登。

新聞評論左右傳媒生態

不僅是新聞處理受制,新聞評論的風氣更影響到現時傳媒生態。在發佈新聞後,與事件相關之評論會在翌日的報章出現,現在卻有不少網台因著互聯網之便而企圖加入「即時評論」的巿場。不論立場是左中右派,均有以前的記者成為網絡打手,他們即時就事件設計圖片,找評論,甚至自己寫評論,提供他們認同的觀點。甚至有部份傳統傳媒每完成一個學者回應,就即時寫成新聞放上網,現時報紙原本的長處亦被網上媒體取代,一時間報章傳媒整個議題設置被架空了。
 
現時較具公信力的傳媒媒體所選用的策略是利用專題與獨家故事來吸引眼球,不過部份傳媒做專題及調查會有極大限制,有時可能出於部份內容敏感,或者上司不喜歡,若是這樣報道可能就自動消失。要將新聞消失可以有很多「理由」,上司可能要記者找更多證據,又或是要求有人回應,總之務求拖延新聞出街的日期。有時候又或者政府有消息人士說了另一個版本,之後要由記者作出跟進補充,諸如此類,務求訊息出街時「河蟹」。
 
為求出現更爆炸性的新聞評論,一些報章除了重金禮聘評論人寫稿,更會邀請不同人士以消息人士的形式,在不同專欄中出現,而有指部份人士居然是政府內部的高層﹗若然屬實,難免令人質疑香港傳媒是否真的多元,抑或只是另類的一言堂。

惡性循環令新聞質素下降

如此惡性循環下,新聞質素自然下降,廣告又因各種政治因素不在報章刊登,傳統傳媒利潤受壓。網上媒體的營利模式又未見清晰,結果使部份傳媒從業員的人工愈見緊張。有傳媒人士表示,今年加薪幅度比市面上少,即使不斷有網媒湧現,卻未見因為人手短缺而有加人工跡象,可見傳媒工作者連生存也成問題。不少記者埋首工作,先求溫飽,未能顧及其他,自可理解。
 
不少人雖然預計未來傳媒界發展都會走向網媒化,但網媒至今仍然未為大眾普遍接受,至少他們想出席記者會也未必會獲得政府、商界等認可,甚至曾試過拒絕他們的採訪身份。社會一方面認為網媒身份不明,專業不足,寫的內容不盡不實,但一方面又不給予他們認同,不讓他們出席活動,了解實況,在互相敵視的狀態下,香港的新聞質素難以提升。

實際行動支持傳媒

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我們除了呼籲捍衞新聞自由,更重要是有實際行動,包括:一、 花錢買報紙。我們可以選擇購買其網上版,甚至買印刷版報章作為支持;二. 支持你喜歡的互聯網傳媒。同理,互聯網傳媒不少是欠缺支援下運作的,讀者可以直接捐款支持他們;三. 對於失實報道的傳媒,除了罷買,更可以離開他們的網上專頁,這同樣也可以構成一種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