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紛繁 更需教育 ── 2009本港傳媒文化事件簿

郭卓靈   |   明光社 項目主任 (傳媒監察及行動)
26/01/2010

2009年已過去了,我們接觸的媒體資訊越加繁多,而且轉變快速。面對印刷、廣播及網絡媒體的發展,下文的部份回顧可見色情及暴力的資訊及內容仍然大量存在及活躍於各媒體,並以此為手段吸引受眾。 

檢討《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

政府於前年底及去年初舉行了首輪《條例》公眾諮詢,當局收到超過18,000份意見書,發現市民比較關注淫審處的組成及互聯網監管問題。[1]政府委託的顧問指出,諮詢期間網民和資訊科技界強烈反對規管互聯網,但家長和教育界表態支持,意見嚴重分歧。[2]
 
顧問公司建議應集中在「淫褻」及「不雅」的定義、互聯網及新媒體的處理,以及審裁處的運作3個範疇上尋求共識。[3]影視處於去年初亦以電話訪問逾1,500名市民,發現四分之三受訪者支持加強規管互聯網,只有1%市民完全分清「淫褻」、「不雅」的定義,反映市民對條例認識只屬一般。政府曾表示將於2009年底展開第二階段諮詢(但在截稿前仍未有消息)。

印刷媒體的色情資訊

o靚模(少女模特兒)於2009年暑假檔期大熱,書展亦充斥著o靚模寫真集,令不少報章的娛樂版頭條及雜誌封面亦趁機賣弄o靚模身材,甚至刊登她們的裸照,挑戰公眾可接受的底線。另外,亦有色情交友電話廣告向青少年伸手,不單止於青少年流行刊物上刊登廣告,還以金錢誘惑少女,邀請接聽色情交友電話。

電視仍具影響力 但「色風」持續

雖然互聯網越趨重要,但電視對市民仍有影響力。根據中大一項調查發現,最多受訪者透過「電視」(82.1%)接收有關社會、時事或財經新聞資訊,而受訪者亦對「電視」的可信度評分最高,平均分數為7.16。[4]但兩家免費電視於早前的廣管局電視牌照中期檢討公聽會中被市民強烈批評其劇集及綜藝節目質素參差:橋段重覆、品味低劣、賣弄性感及鏡頭猥褻。[5]

互聯網動新聞

動畫與文字對比起來,對於青少年及網民來說,動畫的立體感及色彩必定較為吸引。《蘋果日報》於本港及台灣的網上新聞加入動畫短片,將部份新聞的資料及相片等資訊以動畫形式展現,以增加新聞的娛樂性及吸引力。這等動新聞詳細、逼真地成為描述暴力、性侵害、兇殺案等事件的平台,並以真人配音及解說,在其新聞網站任人觀看。
 
由於部份動新聞含有過份色情及暴力元素,並易於手機中互相傳閱,令台灣的婦女、兒童福利及記者協會等近20個團體,到該傳媒集團的台灣總部抗議,強烈指摘該傳媒傳播色情暴力,扭曲事實。最後,台灣當局向該傳媒集團罰款共100萬元新台幣,並正式否決該傳媒電視提出「新聞台」與「資訊綜合台」兩條頻道的申請,亦禁止中小學生在校訂閱該報。[6]
 
本港現時的動新聞,雖沒有引起如台灣民眾那般強烈反應,但其報導新聞之手法極為類似,有傳媒學者更認為以動畫形式報道新聞猶如「作新聞」,亦沒有必要,隨時會變成藐視法庭的行為。[7]

藝人情慾照事件終結 電腦技術員被重判

藝人情慾照事件中,電腦技術員因將裸照複製和友人分享,被控不誠實使用電腦罪名成立,判監8個半月。[8]事件令人思想到網民在網上應如何發佈及處理自己及他人的資料及私隱;「奇拿」將他人私隱發佈的行為令部份人認同,認為是於網上伸張正義,亦令人思想到現時網絡欺凌的行為:部份網民於網上將他人的私隱大起底及公開,並加以批評,進行網絡公審,罔顧他人及感受,缺乏守法及尊重他人的意識。

網上群眾聚集 影響威力不容忽視

自網上交友網可以讓網民聯合成團體,方便共同討論及發表意見的功能出現後,關心社會議題的青少年可於網上組成群組,相約行動。其好處在於方便聯絡及組織活動,各人亦不必親身出席會議,在網上就可以一起討論,然後於當日共同行動。早前亦有一些示威及遊行是從此途徑集合參加者。[9]
 
但另一方面,網友亦可能應用群組功能聚合一起作傷害自己的事情,青少年於網上組織「練習自殺」群組就是一例子,事件更驚動警方科技組人員加入調查。[10]由於網上資訊真偽難分,可能有人以認真的心態去相信,甚至參與虛構的群組或意氣用事所構思的行動,以致傷害他人或自己。建議及早指導青少年作網民應有的價值觀,並多關心和了解他們於網上所參與的群組及所接觸的網友。

我們的一些觀察所見,市民對媒體所發生的事情十分關注,就以市民回應《淫審條例》的數字,出席電視牌照中期檢討的熱烈程度,就可知一二。另外,因著網絡媒體的發揮,參與者就越加快速投入,所產生的力量亦會更大。我們宜多細察日常所接觸的媒體資訊,好好理解分析,與青少年分享,以培養他們有更敏銳觀察傳媒的能力,並好好應用網絡這個影響力極大的工具。
 

 


[1]廣播事務管理局,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中期檢討公聽會簡報,http://www.hkba.hk/cn/SummaryReportHearing_c.html

[2]廣播事務管理局,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中期檢討公聽會簡報,http://www.hkba.hk/cn/SummaryReportHearing_c.html

[3]廣播事務管理局,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中期檢討公聽會簡報,http://www.hkba.hk/cn/SummaryReportHearing_c.html

[4]廣播事務管理局,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中期檢討公聽會簡報,http://www.hkba.hk/cn/SummaryReportHearing_c.html

[5]廣播事務管理局,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中期檢討公聽會簡報,http://www.hkba.hk/cn/SummaryReportHearing_c.html

[6]2009/11/27,《星島日報》,A16港聞,<《台蘋》「動新聞」議員恐入侵香港>。

[7]2009/11/27,《星島日報》,A16港聞,<《台蘋》「動新聞」議員恐入侵香港>。

[8]2009/12/11,《明報》,A04港聞,<3000人網上群組20人相約行動>;2009/12/16,《星島日報》,A12港聞,<反高鐵聯盟號召千人圍立會>。

[9]2009/12/11,《明報》,A04港聞,<3000人網上群組20人相約行動>;2009/12/16,《星島日報》,A12港聞,<反高鐵聯盟號召千人圍立會>。

[10]2009/12/11,《明報》,A04港聞,<3000人網上群組20人相約行動>;2009/12/16,《星島日報》,A12港聞,<反高鐵聯盟號召千人圍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