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是最好的悼念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07/01/2011
專欄:時事木人巷

司徒華走完了79年的人生旅途,未能看到六四平反,相信是他人生最大的遺憾,但人生本來就有許多的無奈和遺憾,正如傳道書第七章所說:「你要察看 神的作為;因 神使為曲的,誰能變為直呢?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 神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甚麼事。有義人行義,反致滅亡;有惡人行惡,倒享長壽。這都是我在虛度之日中所見過的。」

人生本來就不能單憑表面的所謂成敗來判斷,是非對錯亦不是單靠權力、靠惡、靠大聲來決定的。華叔受尊重,是因為他在堅持平反六四這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成為一個代表性的靈魂人物,他的地位是難以取代的,而對華叔最好的悼念,就是繼承他的遺志,繼續為追求公義而努力。

其實,華叔也是人,並不完美,特別是華叔生前沒有做好支聯會的交棒工作,是十分可惜的,若果大家期望爭取平反六四、追求民主公義可以薪火相傳延續下去,必須刻意去做一些培養接班人的工作,交棒不是欽點,而是給更多機會一些比自己年青的人去擔大旗,逐步汲取經驗和建立威信,領袖是需要磨練的,而磨練是需要機會的。

當然,很多人之所以不願意退下來並不一定是戀棧權位,而是見到仍有重重困難而放心不下,例如一些追求民主的老將對民主發展步伐緩慢的焦慮,一些已過退休年齡的教牧對教會事工停滯不前的擔憂,不過,大家愈不退下來,其實是愈難培養有能力的接班人。唯有讓比自己年輕的一輩早日承擔重任,然後在旁邊扶他們一把,才是讓薪火相傳最有效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