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科技、神明?

李均熊博士   |   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講師
23/01/2014

創世記是關乎人生死的意義,而不是生物之源的科學教本。就如在創世記六章一到四節,記載了一段耐人尋味的事件:
 
當人在世上多起來,又生女兒的時候,上帝的兒子們看見人的女子美貌,就隨意挑選,娶來為妻。耶和華說:「人既屬乎血氣,我的靈就不永遠住在他裡面,然而他的日子還可到一百二十年。」那時候有偉人在地上。後來上帝的兒子們和人的女子們交合生子,就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
 
現代的聖經學者都留意到這段記載與近東神話(甚至希臘神話)相似:神明(神的兒子)與人類結合,並且生出偉大的英雄、巨人,但是卻使神明忿怒,降下災劫。雖然經文很多字眼我們都不太了解(誰是神的兒子?),但在文學上其中心卻是十分突出:以上帝的兒子們、人的女子們的重複(粗體字)組成一個倒影結構,突顯中心耶和華的說話:「人既屬乎血氣,我的靈就不永遠住在他裡面,然而他的日子還可到一百二十年」。
 
換句話說,本段可能的解釋,就是經文作者借用了當時流行的神話,經過其神學洗禮,使這些神話元素帶出一個核心信息──就算尋求與神明聯合,人在世的日子也是不可能沒有盡頭的。聖經作者一方面傾覆了神話世界人追求無限永生的自然欲求,另一方面是要人意識他只是有限制的受造之物。
 
現代的醫療科技,是否就是我們的神明呢?我們是否祈求與「神明」結合,以致我們找到不死的生命,離開我們受造的限制,滿足我們要成為上帝的慾望?但上帝再一次提醒我們,人只「屬乎血氣」,意思就是我們只是受造之物,上帝本來在我們內裡的生命力量(「我的靈」的意思)並不會長久居留在我們裡面。
 
在某程度上,醫療科技帶來「福」,也為我們帶來了「禍」,當我們以為能控制自己的生死,其實我們卻帶來很多道德上困難──因為我們壓根兒不能凌駕在死亡之上。延長在世的生命變成延長在世的苦痛,那是否這些醫療科技開發時所想像得到的呢?
 
這不是說,我們不再作任何知識上的投資,恰恰相反的是,我們有著上帝形象,也是代表上帝管理這個世界的道德行使者(moral agent);因此,這些醫療技術是要加以管理,並且在上帝所賜的理性下作出選擇,以致這些技術的「福」能使生命豐潤,同時這些技術的「禍」可以減至最低。說到底,我們必須了解和意識到自己都只是有限的受造物,接受自己有限的受造性,體驗生老病死的苦如何成為我們受造的一部份,我們就能生得釋然,死亦能有應有的尊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