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養與政治關懷

伍潘怡蓉博士   |   中國神學研究院實踐科助理教授
12/07/2016

經過2014年下半年的雨傘運動後,香港社會的矛盾加劇,市民對政府的不信任似乎愈來愈深,教會團體間的張力也逐漸增加。面對香港的困局,許多基督徒也以不同方式與行動,表達他們對政治議題的關注。對一些基督徒而言,更是反思如何在這種政局中,將神國的福音更好地見證出來,並在其中成長,回應神對個人與教會群體的呼召。因此,筆者認為面對關懷政治時,整全的生命培育應包括群體性、社會性與政治性,在教會的牧養事工中應兼顧以下六個向度:謹慎與勇敢;向內性與向外性;個人性和群體性;當下性與末世性;聖言與聖禮;創建性與造就性。

1.     謹慎與勇敢

近兩年,教會在參與政治關懷過程中,積極參與者與溫和參與者經常有很不相同的投入方式。積極參與者主張明顯抗爭、高調爭取公義和自由;溫和參與者則主張以非暴力、和平的方式抗議和協商。前者常批評後者過度自我保護;後者則認為前者過於衝動。其實,在教會群體中,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同樣的特質、恩賜與訓練,各人應按不同的角色與負擔忠心地服侍神和服務人,而不是以自己的義去要求他人跟隨,或判定別人不義,也不是要求他人按照自己特定的方式見證福音。何時要謹慎行事、何時要跨步向前,這都需要有個人與所屬群體的分辨過程。重要的是在分辨過程中學習糾正自己的錯誤,在不斷嘗試中恆常尋求神的帶領。       

2.     向內性與向外性

基督徒在社會運動的參與中,常常需要有安靜與反思的空間。退省,容許政治參與者有空間自我反省;獨處,使心靈可以進行自我的省察與察驗神的帶領。退下來的內在反省與調整,是為了專心仰望神供應的恩典與智慧,重新定向再出發,委身於自己所抉擇的政治參與方式。若能適時地學習在神面前停下來,省察自己行動背後的動機,檢視自己參與的理據,反省自己的立場與做法,透過分辨聖靈的帶領,對於自己的不足處有所悔悟和改變,則可以在恩典中繼續投身政治關懷的學習中。

3.     個人性和群體性

基督徒在應對不同層面的政治關懷行動,常有不同的判斷與立場,教會需要營造一種善意與自由表達的氣氛,藉由互相的對話與理解,分辨神透過信仰群體對自己的提醒。面對處理社會運動帶來的分歧與差異性,教會牧養的方式要加強領袖與會友、老一輩與新一代之間彼此的聆聽,在互相尊重的交流中成為好的學習者。屬靈生命的表現,不應是只關注所提的看法是否合乎聖經信仰,更是著重詮釋者的生命與福音見證的態度是否具有基督馨香之氣,表現出不一樣的基督生命群體。

4.     當下性與末世性兼具

許多基督徒希望,上帝的國度可以透過參與政治改革使人蒙福,在現世社會建立良好的制度,預嚐天國的公平與公義。然而現實世界常讓這些抗爭者和改革者在阻礙與挫折中感到灰心。因此,政治關懷者需要回到神前,思想自己的不義,敬拜那位全然聖潔公義的耶穌基督,倚靠祂對我們的赦罪之恩,堅持在充滿罪惡的世界裡,行公義、好憐憫地與祂同行。因認定祂是真正掌管與締造歷史的主,將信心放在神身上,而不過度寄望在人所取得的成果或制度上的成功。

5.     聖言與聖禮並重

不同的釋經傳統對不同的政治關懷都會有不同的詮釋與應用。每個人對經文的詮釋與對事實的掌握,有角度和層次上的差別,要避免把經文的應用直接等同真理本身,不要把真理約化為或直接等同於人所規劃的方案。因此,教牧在運用經文時,要明白自己的釋經方法與神學詮釋架構的強處與不足,進而多方面考量與引導弟兄姐妹對政治關懷的討論。面對因政治關懷引起的張力,聖禮提供了另一個合一與和好的管道,教會藉著聖餐在基督裡經歷饒恕、感恩、慶賀、盼望,並在關係的復合中得享喜樂,轉向即將再來的基督與祂的永恆國度。

6.     產生創建性與造就性

過去這一年,有許多對政治關懷的參與者,以相當創新的本土型態出現在公共論壇,其影響力各有不同,其中也出現相當貶抑他人的論述。基督徒因為參與神的國度並關懷祂所造的世界,因此,不論採取甚麼方式或態度關心政治,對政治關懷的表達不應只是為政治而政治,應是為了關心他人、見證神的福音為關注所在,並在其中追求更美善和更富創造力的生命,成長為肖似基督。整全的生命關顧強調的是對生命每一個層面的培育,耶魯神學家沃弗(Miroslav Volf)在其《公共的信仰──基督徒社會參與的第一課》中,[1]他認為跟隨基督的人,活著是為了愛神與愛人,同時因著對神的敬畏與委身,在生活中關心他人,並造福鄰舍,並在追求自己與眾人互益的生活中,產生對社群更正面的創造性。

面對著未來的香港,我們是寫新歷史的一代,也將見證歷史之主在這土地要作的新事,教會需要神的靈在其中更新與引導,以至於能配合祂要作的新事。

 

 


[1]  沃弗著,黃從真譯,《公共的信仰──基督徒社會參與的第一課》(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