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與氣量應成正比

蔡志森   |   明光社總幹事
08/12/2010
專欄:時事木人巷

古語有云宰相肚裏好撐船,提醒權力愈大的人應該愈有容人之量,當面對批評的時候,應該沉得住氣,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就算對方無理取鬧,亦毋須暴跳如雷,更毋須以強權打壓批評的聲音。

近年一直爭取釋放劉曉波、推動將諾貝爾和平獎頒給劉曉波的捷克前總統哈維爾,呼籲為劉曉波獲獎而大怒的中國政府:「不要再像孩子那樣生氣,應該理智地重新思考這件事。」其實,無論中國政府是否認同劉曉波提出的《零八憲章》,亦毋須因為他獲獎而反應過敏,毫無法理依據的阻止劉曉波的太太和家人接觸傳媒和其他人,非法干預他們的人身自由,以及阻止其他異見人士出席頒獎禮,令人覺得中國的國力與胸襟量度未能同步增長。

不過諷刺的是有些經常批評政府、議員和知名人士缺乏氣量的傳媒,本身是一樣那麼小氣的,經常以一些抹黑、謾罵和加鹽加醋的手法,對付一些曾經批評和投訴過他們的人士和團體,而日後縱使發現有錯亦懶得澄清,甚至繼續引用錯誤的資料。

其實不單對政府和傳媒,對教牧同工來說,如何去展示胸襟和氣量也是十分重要的,今時今日是一個喜歡挑戰權威的年代,有些人挑戰權威是搏上位;有些人是自以為是、目空一切;但亦有不少是不願意盲從附和,習慣批判思考的信徒,作為教牧、機構負責人、以及不同領域的基督徒領袖,大家需要有更大的胸襟和氣量去面對批評,甚至在有需要的時候真誠地認錯,不要因為有人批評自己便將對方當成是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