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有價 沒有免費的傳媒午餐

歐陽家和   |   明光社項目主任(通識教育及流行文化)
07/08/2014

新聞評論網站《主場新聞》結業,創辦人稱其中一個原因是商業上不能營運,亦有稱遭到政治打壓。不少人就認為事件顯示香港新聞自由已受損,又有人說已到世界末日,甚至指新聞自由已死。

根據《主場新聞》透露,其營運資金一直都是依賴幾位主筆在某大報章寫稿所得的收入,但近日他們的寫稿陣地突然改版,變相令網站收入來源大打折扣。

新聞業界須要有收入才能營運,而收入來源不外乎以下三項:一、巿民購買或訂閱其媒體;二、透過招攬廣告賺錢;三、報紙本身賺不到多少錢,但透過所謂「金主」支持,維持新聞服務。

環視香港的傳媒,若要擁有真正的新聞自主,最好當然只單靠巿民購買報紙就能達到收支平衡;而透過招攬廣告或找金主支持,多少有機會受到左右,特別是當廣告商以抽廣告作為要脅或出現一些涉及金主的新聞時,能否堅持編採自主與新聞自由,這便成為傳媒的考驗。可惜的是,若細閱香港不同的上巿傳媒公司的年度業績,總不難發現,沒有多少間是單靠巿民購買其產品便能達至收支平衡的。

未有互聯網之前,新聞有價,若要知道外間的資訊,就需要買報紙;而且電視及報紙上自然會有廣告。然而,在互聯網世界中,新聞「無價」,現在數份香港大報,其電子版基本上已全部可供大眾免費線上閱讀。

當新聞不再賣錢,新聞從業員總會受到四方八面的壓力,甚至別人還未出聲,就先自我審查。這情況自回歸後日益嚴重,自我審查不再只像以前所說的由上而下,現在甚至由下而上的出現,再加上近日所談的白色恐怖,只會令人更擔憂。可是,我們卻未必能直接將種種事件與新聞自由倒退畫上等號,但肯定的是長此下去,非主流的聲音將難以如實地在公共空間發聲。我們可以怎麼辦?很簡單,支持你信任的傳媒。新聞有價,請付鈔支持。由其他人(金主)付鈔的免費午餐,點的多數不是你喜歡的餸菜。
 

曾經刊載於: 

《成報》 7/8/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