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忙 卻又悶?」 香港青少年生活模式與偏差行為研究

—2009年「家庭友善政策初探」研討會
陳永浩   |   博士 ● 生命倫理研究中心 研究主任
15/10/2009

摘要
今天香港的青少年出現的偏差行為問題十分嚴重,有人認定這源於青少年缺乏家長照顧,或是帶有標籤性以為低收入、新來港、單親家庭成長的青少年必定會有較多問題。但現今青少年因要面對種種教育、學習壓力,以及無法滿足家人的期望與要求,繼而產生成種種偏差行為、成癮問題的情形亦非常普遍。而在很多偏差行為的青少年個案中,生活苦悶、缺乏目標、日子空虛和無聊等等原因,也會導致他們參與偏差行為或上癮。「我又忙,卻又悶」這兩個本不類同的特質,同時在他們身上顯露出來。本文就香港現時在學的青少年生活作息、學習及習慣等情況,以及出現的偏差行為(Deviant Behaviour,如講粗口、沉溺行為、上網成癮或夜歸等問題)作出相互的比對,疏理出現今青少年「我又忙、卻又悶」的問題模式的源由,以及其與沉溺及偏差行為的共融效應。
 
青少年偏差行為:本港現況
 
「偏差行為」(Deviant Behaviour)是指在一個社會或文化體系內,一些行為脫離了整個社會或文化體系中,共同接受或承認的行為、價值觀及道德標準,或與這些引發衝突的行動。偏差行為既不能得到社會及各團體所接納,也脫離了自身文化所能夠容忍和支持的標準。[1]香港青年協會於2009年發表的一項調查顯示,在有關操行方面的偏差行為當中,超過七成受訪青少年(72.2%)表示,在過去半年中曾經因故講粗口;過半數被訪青少年(57.1%)表示,曾有抄功課的情況;四分之一(26.3%)被訪者曾以詐病為藉口而逃學。生活習慣方面,調查發現接近四成(39.4%)被訪者在過去半年曾經飲酒;接近兩成三(22.6%)被訪者表示於過去半年曾瀏覽色情網站。夜歸問題(於凌晨後才回家)的情況亦十分普遍(56.6%)。最後,分別有一成多被訪者表示曾打架(15.0%)或在街上進行塗污(10.4%),曾偷偷吸煙的被訪者也近一成(9.1%)。[2]
很多人認為,現時本港青少年的偏差行為,是與他們的家庭背景、或交友「誤入歧途」等原因有關。但一項有關青少年罪行的研究結果顯示,只有一成多(12.3%)曾參與違法行為的青少年,來自低收入家庭(每月家庭收入少於10,000元)。超過三成(34.3%)的違法青少年,其實是來自收入較高家庭(每月家庭收入在20,000元以上)。青年人參與偏差行為(如:狂野派對)的原因不單純是娛樂,更是為了抒發因缺乏父母照顧、缺乏朋友、學業成績不理想等事件引起的負面情緒,同時也可以從中取得朋輩的認同。[3]事實上,很多關於青少年的輔導研究顯示,偏差行為往往是多元性的,主要引發因素可分為:
 
1.     未成熟的行為(Immature Behaviour); 
2.     不安全的行為(Insecure Behaviour); 
3.     無秩序的習慣(Habit Disorders); 
4.     同儕問題(Peer Problems); 
5.     違反社會規範行為(Antisocial Behaviour); 
6.     集中力低(Attention Deficit); 
7.     學習困難(Learning Disabilities); 
8.     家庭危機(Family Crisis) [4]等。
 
以上這些問題,基本上普遍存在於各階層背景,而並不限於低下或功能不全的家庭裡。事實上,更多的中產或以上,或是經濟和照顧能力頗高的家庭中的青少年,亦會出現類似誘因,引發出偏差行為。在這群有偏差行為的青少年當中,生活苦悶、缺乏目標、日子空虛或「無聊無o野做」都是他們走向種種偏差行為的主要遠因。相反地,朋輩聚集繼而相互影響,只是偏差行為的「觸發點」。例如,在一項於2007年發表,有關校園濫藥現況的調查發現,在被訪的11-13歲年齡組別的同學中,最多人認為自己持續濫藥的原因是「好奇」(18.92%)、「減輕壓力」(13.51%)及「消愁解悶」(10.81%)等。[5]
又忙又悶:偏差行為的一個成因
按現時香港教育制度的繁忙程度與壓力來看,因「消愁解悶」導致有偏差行為的青少年大有人在。這情況除普遍之餘,也確實令人費解:因為香港同學的校園生活其實頗為忙碌:除了日常功課,還有放學後沒完沒了的「豬皮蘿蔔」,[6]以及各式各樣的補習班,晚上回家又要趕做功課和為考試測驗溫習。在平日放學後及週末期間,學校和家長亦一早已為子女安排不少課外活動,按理同學生活應當是充實的(見圖一):
 明光社

圖一:一般中學生的作息時間表
 
究竟「忙」和「悶」兩者如何結連?這可從兩方面入手分析。首先是時間和生活習慣方面:(圖一)顯示,同學每天花了好大部份時間讀書、補習及做功課:本港全日制學校上課時間約為8-9小時。同學放學後,大多需要參與專題研習,留校補課,或是到補習社補習等,這額外的學習時間約為2-3小時。回家後,學生仍要做當天的功課或溫習,這又多花約2-3小時。若再加上週末回校補課或在週末上興趣班的話,星期六可能也用上2-3小時學習。如有學習樂器的話,平日更需多花時間練習。這樣一算,學生平日的學習時間已佔去日常作息時間的一半(54%),如果撇除睡眠的8小時,學習時間更高達八成(81.25%)。事實上,這樣高密度的學習生活,是相當枯燥的,無怪乎香港學生時常埋怨上學沉悶了。
 
另一方面,香港的出生率長期偏低,核心家庭成為本港家庭的主流。家中的孩子,往往成為整個家族的「寶貝」,萬千寵愛在一身。當然從好的方面看,現代孩子能在物質、資源豐富的家中成長,家長盡心呵護,對孩子各方面的生活安排得無微不至。但從壞處來看,孩子同時也會背著來自家長的壓力,或是對自身過高的期望。當自己達不到預期的成續或目標時,容易迷失。而孩子在「溫室」成長,抗逆力不足,遇到挫敗時也容易導致偏差行為。
 
香港家長對子女成長的壓力之大,期望之多是有蹟可尋的。民主黨於2004年的一項調查發現,香港家長建議子女參加的暑期活動首三項為:「補習班」(39.5%)、「社會服務機構舉辦的暑期活動」(20.4%)和「暑期工」(15.8%)。這顯示了縱使在暑假,家長仍要子女繼續「學習」,反映現時的教育制度令家長偏重學科成績之餘,也可見子女所受的壓力。[7]另外,香港青年協會的調查顯示,首三項會考生的壓力來源是:「對自己的要求」(25.7%)、「父母的要求」(15.2%)、以及「擔心升不到預科或大學繼續學業」(14.5%)。[8]
 
所以,學生無論在時間分配上,或是個人自身成長,以及家長的期望與壓力,都可能造成他們既忙於學業、但也苦於學習,又忙、又悶、又沒有滿足感的生活,成為他們犯上偏差行為的遠因。自身的不滿足、老師和考試的要求、父母的不諒解、加上同學們的「同病相憐」,容易觸發朋輩和同學一同參與偏差行為。
 
偏差行為有力的傳播者:互聯網
 
至於偏差行為如何在朋輩中蘊釀和傳播?互聯網會否是「媒人」?隨著數碼科技的發展,家家有電腦,人人上網,造就了獨特的青少年網上次文化。現時在MSN,討論區和各式各樣的網誌上,不難發現青少年彼此交往和訴苦。他們往往是「同病相憐」,因而將生活上的不滿,生命缺乏目標等負面情緒放大起來。更甚者,他們會互約出來相聚、遊玩,甚至參與不同的偏差行為。
自推行「2008年數碼21資訊科技策略」後,香港互聯網發展一日千里,向建設「數碼城市」的目標進發。[9]市民受惠於各式各樣的互聯網絡服務,Wi-Fi無線上網熱點滿佈,資訊及通訊科技的進步帶來無限機遇,帶動高增值商務發展。人人一機無限上網的同時,互聯網發展卻對青少年的身心發展帶來嚴重影響:青少年明知自己沉迷上網,生活失卻平衡,上網打機,交友通訊,通宵達旦。[10]在大家都走進「人人參與,時時互動」的Web 2.0文化的時候,家長和長輩卻沒有「更新」網上文化的認知和價值觀,還停留在被動接收的Web 1.0模式。有研究發現45.5%的受訪同學接收過同學傳來的惡作劇,當中超過五成更曾接收過不雅信息。[11]
 
家長方面,明知自己子女有上網問題,卻又無計可施。有調查發現,48%受訪家長承認自己不懂監管子女上網,防止他們接觸不良資訊。[12]學校方面,老師明知學生沉溺互聯網,唯大部份「案發現場」是在家中,也是束手無策;唯有苦苦勸戒,或是也「跳進網裡」,尋回這些迷失了的學生。
 
簡單來說,現時青少年互聯網問題的盲點,是「家長不懂監管,老師無從跟進,同學不能自拔」:而這惡性循環使青少年形成了一個自我封閉的次文化空間,對家長及社會充滿敵視,互聯網成了鼓動青少年參與偏差行為的平台。這不單影響了學生的成績和操行,更因學生、老師和家長之間關係的內耗,嚴重削弱了青少年、學校和家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家長們:孩子仍聽你的
 
那麼,作為家長、老師的長輩們,是否真是束手無策呢?面對這班愛理不理的暴風少年,責打苦勸都沒有作用的時候,家長們真要放棄對他們的管教嗎?文首引用的香港青年協會(2009)《青少年偏差行為知多少?調查報告》,有一個有趣的發現。報告除了調查青少年普遍存在的偏差行為外,同時也調查青少年如何改過的歷程。青少年犯錯時,他們會聽誰的教導繼而改過呢?與大部份人的認知不同的是,調查報果顯示,有最多被訪青少年表示,母親對他們的教導最有幫助,佔三成七(37.2%);其次是父親的教導(22.2%);另有接近一成四(13.7%)被訪者認為老師的教導最有幫助。[13]另一方面,現今的青少年,其實對傳統的家庭觀念和倫理關係,仍是十分看重的。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的一個關於會考生的調查指出,超過八成應屆會考生都表示同意或非常同意「我重視我的家人」、「我珍惜與家人一起相處的時間」和「家人會互相幫助和支持」等語句。[14]
 
結語:由溝通開始
 
作為家長,又應如何與子女有更好的溝通呢?首先,家長要努力建立具「質素」的家庭時間,使父母及子女能互動溝通。基督教協基會社會服務部發表的《兒童眼中的快樂家庭調查》指出,在十二項快樂家庭元素中,最多被訪者選擇的項目包括「家人和諧共處」(69.1%)、「開心及輕鬆的家庭氣氛」(40.1%)及「家人互相體諒」(36.9%)。這些都是相當平實的待人接物態度:和諧相處、待人以禮和互相體諒。調查也指出,被訪者對物質生活的重視程度,其實遠比與家人相處的質素,和家人共處活動的為低,「我能有一部電腦」、「家裡很有錢」及「我常常有新玩具」等物質生活選項均排於第九至十二位。[15]這對香港時常被形容為「物質享樂主義」的社會文化,實在是一大諷刺。
 
從溝通說起,傳統的管教模式,現有修正的必要:教訓、督責子女好好完成學業,本意良好,但子女受高壓的管教,容易形成「我只做好呢份工」的心態:只要做到爸媽最低的要求就算了,自己不會再積極的去做更多,主動學習更多,他們失去學習動機,做事馬虎隨便。現化的教育方式,著重雙向溝通,互相明白對方的需要和期望。爸媽應解釋清楚對子女的要求,督責前要說明教訓子女的原由和目的,督責後要多聆聽子女的意見,以理服人,而不是強權威嚇;要子女明白自身的問題,多於只有痛苦被害的感受。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的一項家長與子女溝通調查發現,三成的受訪兒童覺得,父母說羞辱及貶低的話,令他們最受傷害,如說子女「笨」、「蠢」、「無用」、「衰格」或「廢物」等等。[16]
 
而作為一家之主,卻常在外工作的父親們,更需要學習「現代父親」模式:不只督責,不要痛罵,乃是要用「耳聽、口傾」的方式與子女溝通。除了要顧家努力工作,養活一家人,爸爸還得人在心在的與家人一起享受天倫樂,切勿本末倒置,將工作定為生命的優先項目。[17]事實上,香港很多家庭缺乏有效溝通。香港電台一項有關親情的問卷調查顯示:高達三成五的子女表示與父親在一星期裡「完全沒有有意義的溝通」,與母親完全沒有溝通的有二成四。至於每天平均與父母進行有意義溝通的被訪者,他們的溝通時間分別只有0.3小時(18分鐘)和0.5小時(30分鐘)。[18]這顯示出家長與子女溝通的時間和效果,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聖經瑪拉基書的宣告,正是現代家庭需要的。無論是從最基本的溝通,到預防青少年誤入歧途,甚至參與種種偏差行為,實效溝通都可以叫迷惘的青少年與父母親重新建立連結,有效挽回他們。當然,期望有效的溝通,家長和老師就要多去了解現今青少年的心態、文化和溝通技巧,要「先向他們轉臉」,先關心他們;作為子女,也要多諒解父母的操勞,心平氣和的一起討論問題,切忌心浮氣燥。一家人同心合意,溝通得宜,偏差行為侵入的機會就自然減少了。


[1]葉至誠(2001)《社會學概論》頁366-368,台灣:揚智出版社。
[2]香港青年協會(2009)《青少年偏差行為知多少?調查報告》。
網址:http://www.hkfyg.org.hk/yrc/chinese/yr-p184c.html
[3]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2006)《年青跳舞派對參加者的風險行為: 何為及何故?研究報告》。網址:http://www.breakthrough.org.hk/ir/youthdatabank/de/de_oth.htm
[4]黃茵(2001)《『從輔導角度去處理學生之偏差行為』工作坊》。
網址:http://www.ied.edu.hk/apcelsq/network/010303.htm
[5]觀塘區展外工作服務協調委員會(2007)《觀塘區青少年餘閒生活調查2007之關注校園濫藥現況》。網址:http://www.breakthrough.org.hk/ir/youthdatabank/de/de_01.htm
[6]這是同學對通識科中「專題研習」的戲稱。事實上,有老師甚至形容專題研習是「專題抄襲」!在現時新學制,專題研習在整個課程中佔了相當比重。雖然專題研習已比傳統的功課、習作靈活及有趣,但同學面對大量學科的「豬皮蘿蔔」,除了佔用很多的課外時間外,更有不少同學(尤其是小學及幼年學童)會請家長「請槍完成」。過多的專題研習,的確使同學吃不消。
[7]民主黨立法會議員秘書處(2004)《家長對青少年暑期活動的看法》。
網址:http://www.breakthrough.org.hk/ir/youthdatabank/fa/fa_01.htm
[8]香港青年協會會考寬頻(2007)《「會考生壓力救助」發佈會新聞稿》。
網址:http://www.breakthrough.org.hk/ir/youthdatabank/ee/ee_03.htm
[9]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2008)《2008年數碼21資訊科技策略》。
網址:http://www.info.gov.hk/digital21/chi/strategy/2008/Foreword.htm
[10]香港青年協會「沉溺上網支援中心」在2007進行之調查發現,有18%的受訪者同意自己有上網的癮,而22.5%受訪青少年每天上網四小時或以上。相類似的調查有很多,但其中值得注意的是:50.2%的受訪青少年是因為「上網之外,沒有更好的事情去做」;有超過四分一受訪同學承認,就算「無需要仍愛發手機短訊」。
[11]香港基督教服務處 (2008)《小學生接收及發放網上信息行為模式》調查。
網址:http://www.hkcs.org/edcb/media/survey/survey04.html
[12]《星島日報》2009年1月31日的報導指,調查發現48%受訪家長承認,不懂監管子女上網,防止他們接觸不良資訊。
[13]香港青年協會(2009)《青少年偏差行為知多少?調查報告》。
網址:http://www.hkfyg.org.hk/chi/press_releases/2009/research/090427.html
[14]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2006)《一起走過會考的日子2006、家庭凝聚對會考生的生涯規劃之影響》。網址:http://orweb.skhwc.org.hk/site/portal/Site.aspx?id=A5-796&lang=zh-TW
[15]基督教協基會社會服務部(2008)《兒童眼中的快樂家庭調查》。
網址:http://cd1.edb.hkedcity.net/cd/mce/family/data/14_data_child_view.pdf
[16]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天倫綜合家庭服務(2006)《「家長與子女溝通形態」問卷調查》。
網址:http://www.hkcs.org/fcb/fn/fn-goodwords2.html
[17]基督教香港信義會青少年服務研究及資源拓展部(2004)《父親與您調查結果》。
網址:http://www.breakthrough.org.hk/ir/youthdatabank/fa/fa_01.htm#G-283
[18]香港電台及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2006)《「獅子山下」親情問卷意見調查》。
網址:http://www.rthk.org.hk/press/chi/20060617_66_121010.html

 

關注範疇: 
青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