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拖延的起點
「截稿日期還有一段時間,一天前下筆便好了」,「遲到沒有關係,等一下再出門」;「賬單未到期,到期再算。」;「等一下再收拾雜物吧。」這一下,可能已經是半年後的事......
我們對上述的說話一點都不陌生,我們聽過看過身邊的人說過做過上述的事情,甚至自己也曾拖延過。為甚麼拖延?理由似乎很簡單,通常我們會拖延做一些我們不喜歡做的事情,換言之,我們為了做喜歡的事情,耽擱了其他重要的事務。假如我們喜愛上網打機,多於做功課或打掃家居的話,我們或會等到不得不做的時候,才著手處理這些必要的事務。假如我們喜愛家中的寵物,勝過獨居的爸爸,我們假日難得在家休息,可能寧願帶狗狗去公園「放電」,一再拖延與父親相約好的「飲茶」時間。又或是我們想逃避某人或其要求,又不好意思直接拒絕,很自然會用上拖延一招,拖延回覆對方的訊息或與對方見面。當然,拖延不是一味負面的,有時,拖延是對人有益的,例如,家中已經有大量衣服鞋物,拖延購物的衝動,絕對是明智之舉。
拖延的原因似乎很簡單,要明白自己或他人拖延的行為,似乎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即使有些人的拖延成為了習慣,甚至功力已經到了足以讓人「發火」的地步,我們或會認為總有人做事爽快利落,總有人不懂得管理時間,又或是不懂得如何與他人合作,這是他們的個性使然,改不了。
拖延的成因真的如此易懂,容易理解嗎?根據珍˙博克(Jane B. Burka)及萊諾拉˙袁(Lenora M. Yuen)所撰寫的《拖延心理學:為什麼我老是愛拖延?是與生俱來的壞習慣,還是身不由己?》(以下簡稱《拖延心理學》)一書,當中提到直到數十年前,才有人開始著手研究拖延的成因,2007年,有一位來自卡加利大學(University of Calgary)的心理學家,皮爾斯˙史迪爾(Pies Steel)發表了報告,他指出拖延的四大主因是對成功的信心不足、任務令人反感、注意力分散和衝動、目標和報酬太過遙遠。我們得感謝心理學家的貢獻,不過這四大成因也似乎不是很難理解,不理會他人拖延的原因,我們值得要花時間去理解自己為何拖延嗎?這對自己有何好處?
回答上述問題之前,可以先來看看以下兩個引述自《拖延心理學》的實際例子:
例子一:有人在一年多前已經加入了健身院,但最後一次都沒有去過。
例子一的人士並非不喜歡健身,《拖延心理學》的作者指出這人把目標訂得太遙遠,太不切實際了,他的目標是「一星期天天上健身房」,有一些適應不良的完美主義者會出現拖延的症狀,這些人「對自我要求很高,但是對自我感到失望。」他們會有「非全有即全無的」人生觀,即是說,他們認為過程的進度不重要,重要的是達到自己所訂立的目標,只要「一有差池」,便會非常沮喪,覺得自己甚麼都沒做,所以還是不開始的好。
對於上述的例子,大家有沒有感到很熟識,是否早早購買了運動器材,收集了不少減肥餐單,已經制定好了一套完美的計劃要進行強身健體又或是瘦身塑體,但一想到下個星期誰生日、再下個月誰結婚、再下一季要去旅行......計劃一拖再拖,因為永遠都找不到適合的時候開始計劃。
如果你的拖延的心態與上述的何其相似,可能你要問問自己,自己有否把自我價值等同能力,也等同表現?簡單來說,即是以能力的高低及成果來決定自己的價值。有一些很優秀人習慣拖延,不到最後一刻不動工,甚至不開始,因為害怕當自己全力以赴,還是達不到自己所訂的目標,之後覺得自己沒用,如果拖延,甚至不開始,即使結果不如理想或沒結果,他們也有藉口安慰自己,不是自己的表現有問題,也不是自己的能力(價值)有問題,只是時間不夠,或是自己沒做,說穿了,他們拖延的理由是害怕失敗。
例子二:
有位女學生終於找到自己喜愛的學科,學科要求每周必須提交三頁的文章,她總是寫得太多而遲交,到了交末期報告的時候,又因為搜集大量資料而沒有準時完成,最後拿不到該門學分。
驟眼看來,這似乎又是一個力求完美者的不同故事,然而女學生選的科目剛好是群體心理學,她的指導老師讓她發現,原來害怕成功也會帶來拖延。當時女學生已經決定要由英文系轉讀心理學系,但又害怕要適應新的老師及同學,另外,她不覺得自己是屬於擅長做某件事的人,因此她拖延自己的「成功」。
根據作者分析,害怕成功的人大多想把事情做好,但是又擔心成功所帶來的缺點,例如成功需要付出太多時間和心力,遠遠超出他們所能承受的,因此潛意識的焦慮導致他們無法實現夢想。她們提到另外一位有設計天份的建築師,他便是因為害怕別人對他的要求不斷提高,以致以拖延來消滅將來出現的高壓生活。有些害怕成功的人,基於不想自己太完美,招人妒忌,與他人關係出現疏離,因此拖延做一些讓他們會變得更完美的事。
拖延——其實與恐懼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拖延的人都在害怕一些事情。例子一是害怕失敗型、例子二是害怕成功型,除了這兩種類型,作者還列舉了其他拖延類型的人,都是與害怕有關係的,分別是反抗權威型、害怕分離型和害怕親近型。
反抗權威型的拖延在於害怕失去控制權,他們為了權勢、自我價值、自尊、獨立自主而戰。有些人採取拖延戰術,是由於他們感到自己的私人空間被人入侵,感到被人打擾。例如不想答應鄰居的要求,又不知如何回絕的時候,有時會用拖延解決這事。反抗權威型的人把自我的價值建立在自己有能力獨立自主,反對權威,即是說只要自己可以表現出拖延,便是爭取到自主權,也代表自己有價值。
害怕分離型拖延的人害怕離開他人,害怕獨力做決定或面對問題,例如有些孩子,由小到大都被父母照顧得太好,當父母不在身邊,又需要獨自解決問題,他們會感到孤立和疑惑,表現出拖延行為。至於害怕親近型的拖延,顧名思義,便是害怕與他人有太親密的關係而拖延行動。例如有人很想離開現今的工作,轉換到自己所喜愛的工作,但每次一想到要重新訓練自己的同事與自己保持距離,便一再拖延轉工的事。
拖延如何形成其實非常複雜,不是我們所想那麼簡單,上面所提的幾類人,在《拖延心理學》中只佔了部份篇幅,其他篇幅闡述注意力缺陷(ADD)、執行動能失調(ED)、憂慮症、焦慮症、失眠、壓力,以及家庭文化等如何讓人出現拖延行為。
我們到底值不值得花時間去理解自己為何拖延?如果我們認為拖延不是大不了的事,自己沒有受它影響,這的確不值得花時間去理解,但如果我們飽受拖延帶來的苦果,拖延的習慣讓我們非常困擾,又或是很想透過剖析自己的拖延因由,發掘自己更深入的問題,改變自己,這便值得花時間去認識。透過閱讀書籍可以是一個途徑,不過要留意的是,人類是非常複雜的生物,無論書中的個案與自己如何相似,極其量只可作為一個參考,有助於了解自己多一點,若想徹底改變,還是需要找尋專業人士幫助。
參考書籍:珍˙博克(Jane B. Burka)、萊諾拉˙袁(Lenora M. Yuen):《拖延心理學:為什麼我老是愛拖延?是與生俱來的壞習慣,還是身不由己?》,暢銷35週年增修新版。台北市: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6月電子書。
香港獨立媒體,3-4-2020